周二(4月3日),央行4月3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今日無逆回購到期。
此前,央行已經連續七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周一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4月2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2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200億。
Wind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2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只有周一到期200億,周二至周五無逆回購到期,此外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
跨季后,市場資金面如期回暖,貨幣市場利率全線走低。
中證報援引業內人士認為,月初市場資金面無憂,預計央行將保持資金凈回籠操作,隨著凈回籠累積效應顯現,疊加財政收稅影響,月中資金面料重新收緊。面對今后連續兩個月的稅收大月,資金面的松緊程度以及貨幣政策操作方式或將成為投資者驗證央行貨幣政策取向是否微調的重要依據。
海通證券姜超表示,今年以來央行一直維持中性格局,3月先是象征性跟隨美國上調公開市場利率5BP,縮小政策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差距,貨幣投放并未加碼。但是從貨幣市場表現看,季末貨幣利率慣性沖高,但無論是R007還是DR007的升幅都低于去年同期。種種跡象表明當前的流動性改善并非源于央行放松了貨幣政策,而是源于資金需求下滑,對影子銀行的從嚴監管大幅減少了無效融資需求,這也就意味著4月流動性有望繼續寬裕。
華創債券認為,跨季后資金面預計將回到前期偏松的水平,本周OMO僅有200億逆回購到期,目前來看4月全月公開市場壓力也不大,短期內資金面收緊的壓力主要來自繳準和繳稅,歷史上4月新增存款規模一般不大,預計四月上旬資金面都將維持相對寬松。但上周作為兩會結束后觀察央行貨幣政策態度的窗口期,持續的公開市場進行凈回籠已經明顯釋放出貨幣政策尚未轉向的信號,此前對資金面的呵護更多是處于維穩的目的也進一步得到確認。
此外,央行上周五公告,為適應市場發展和形勢變化,進一步增強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篩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即日起,將考評指標體系調整為“傳導貨幣政策”、“發揮市場穩定器作用”、“市場活躍度及影響力”、“依法合規穩健經營”、“流動性管理能力”、“操作實務”、“配合操作室有關工作”等七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