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19日報道,A股市場的生態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近期,多位接受采訪的基金經理表示,隨著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主要對接“第三支柱”的養老目標基金啟航, A股市場無論是資金端供給還是行情演繹都將發生深刻變化。
他們認為,在各類長線資金崛起的大背景下,A股去散戶化已是大勢所趨,借鑒海外市場經驗,機構力量最終將在資本市場中起到決定性作用。2018年的投資必須淡化風格,行業景氣度與個股基本面才是未來核心的選股邏輯。
結合目前情況及海外經驗來看,MSCI帶來的增量資金及養老目標基金最終投向還是會集中在績優公司。
據悉,作為跟蹤MSCI成份股基金,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已經成為各大基金布局的重點產品,這類基金買入的標的會是傳統與新興兩大領域具有龍頭地位的公司,包括家電行業的美的集團、醫藥界的恒瑞醫藥、安防行業的領軍者海康威視等共計200多只股票。
一位基金投資總監認為,優質公司可定義為通過內生增長,保持長期較高收益,由此對公司股價形成強烈支撐的公司。這類公司股價有望穿越牛熊,為股東帶來長期回報。據第三方統計,盤點過去20年回報率前50名公司,蘇寧易購、山東黃金、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云南白藥、伊利股份、萬科A、片仔癀等一批耳熟能詳的上市公司均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