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13日報道,強制退市的“高危區”,集中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及因違法違規進入司法程序的上市公司。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3月12日,滬深兩市共計約有35家公司處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狀態,其中滬市公司約11家。
上證報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事由一般是“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或“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具體涉案事項、違法違規的嚴重程度并不知曉。“被立案調查的公司肯定是危險群體,但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還需要有關部門最后判定。”投行人士說。前述投行人士指出,部分公司的違法違規事項被輿論高度聚焦,影響比較惡劣,此類公司被強制退市的危險系數會更高。
例如,刷新A股連續跌停紀錄的ST保千里,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規違法,2017年12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尚沒有結果。2017年8月,公司及原實際控制人莊敏等當事人已收到過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該公司在重組上市時提供虛假協議虛增評估值,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另外,原實際控制人莊敏涉嫌以對外投資收購資產、預付款、違規擔保等為由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再看*ST新億,公司早在2015年12月就停牌,隨后開啟了漫長的重整之路。停牌期間,公司的重整方案未被中小股東接受,導致部分維權股民向新疆高院申請對*ST新億破產重整一案進行再審。截至目前,新疆高院重審尚未作出結論。與此同時,2015年12月28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迄今未有結果。
前身為萬家文化的祥源文化曾因趙薇入主備受關注。2017年10月13日,公司及原實際控制人孔德永再次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2017年11月,因股權轉讓違規事項,公司及龍薇文化、趙薇等當事人收到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目前,該公司實控人已發生變更。
多次重組無果的凱瑞德身負兩張調查通知書,公司分別于2016年10月31日、2017年12月19日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原因是信息披露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公司原實際控制人吳聯模此前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均未披露調查結果。
交易所方面稱,新規發布后,如果證監會對這類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交易所將根據查明的事實,啟動強制退市程序。
對其他觸發退市的情形的執行力度強化,也在監管部門的考慮之中。
目前,一些殼公司通過年終突擊增利來“保殼”的做法仍屢見不鮮。比如,*ST東數2015年、2016年連續2年虧損,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1.6億元。但通過四季度轉讓子公司股權、部分債務豁免和政府補貼等手法,公司預計2017年度盈利3700多萬元,由此化解了暫停上市的危機。類似的還有*ST河化。該公司去年年底連施三招“花樣保殼術”,其中最出格的一招是依靠獲贈現金來改善凈資產為負的局面。
對于上市公司年末通過變賣資產等手段突擊調節利潤的情況,交易所方面已經強化了問詢的力度,重點關注交易合理性、交易價格、關聯關系等情況。另外,上交所表示,后續會考慮將一定期間內多次受到交易所頂格處罰的情形,也納入退市范圍。
記者了解到,對于通過突擊交易實現盈利的殼公司、“僵尸企業”,監管部門今后將繼續優化財務類退市指標,加大退市執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