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納入MSCI即將步入2.0階段之際,“MSCI納入基金”開始競速發行。
3月9日,證監會披露了最新一批公募基金注冊核準名單,業內首只獲批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型基金花落招商基金,首只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則由南方基金拔得頭籌。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ChinaAInclusionIndex)于2017年10月發布,該指數根據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編制方法設立,成份股是在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成份股的基礎上剔除了長期停牌、非滬(深)股通標的股票、中盤股等,目前僅含大盤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大市值的金融、地產、消費和科技四大板塊的行業龍頭,前三大行業占整體成分股權重為51.50%,高于滬深300指數(40.81%)。
瞄準該指數機會的除招商和南方外,還有易方達、建信、華夏、景順長城和華泰柏瑞等5家公司,這些公司目前正在排隊候批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產品(含聯接基金)達到8只,預計接下來將陸續獲批。
對于率先獲批的招商和南方而言,迅速發行是當前的首要工作。
與時間賽跑
在3月9日獲得批文之后,招商基金很快啟動了發行程序,宣布于3月13日起公開發行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型基金。
按照計劃,MSCI計劃短期內分兩步納入A股。第一步納入的比例為2.5%,實施時間為2018年5月;第二步納入比例上調至5%,實施時間為2018年8月。在5月之前率先獲批,無疑更容易吸引資金的注意力,且對于本身差異較小的指數型基金而言,越早發行也有著天然優勢。
3月9日,據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白海峰介紹,該基金是招商今年重點發行產品,其團隊此前已與不少機構客戶進行了交流,客戶反饋的積極性較高,因此公司對該基金的發行較樂觀。目前,白海峰擔任招商國際業務部總監兼招商香港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除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外,目前市場上與A股納入MSCI相關的指數還有兩只: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和MSCI中國A股指數(預計3月發布)。不過,這三大指數中,只有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是A股納入MSCI新興指數的“實時跟蹤版”,直接受益于增量資金入場。
具體到相關基金的運作上,跟蹤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相關產品也有所區別,主要分為普通開放式與交易型開放式(ETF)兩種,兩者之間也存在一定區別。
例如在指數使用費方面,普通開放式相比ETF指數使用費相對較低,一般為萬二與萬五的區別;流動性方面,目前國內ETF一般流動性不好,ETF未必能夠提供足夠的流動性;再者,普通開放式產品審批較快,不需要經過交易所審批;此外,股票在停牌時,ETF持有的停牌股票一般不作估值調整,而繼續使用收盤價來估值,如市場發生較大變化,會帶來一定的估值偏差。
不過,目前排隊的8只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產品以ETF居多,僅華夏申報了一只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型發起式基金。
1300億子彈待發
更多而言,市場關注的焦點還在于A股正式納入MSCI后,增量資金如何作用于A股。
據市場預計,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后,預計短期內流入資金170億至180億美元,約為1300億元人民幣。而截至2017年末,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分股數量為233只,其中209只個股同時入選滬深300指數,覆蓋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權重達90%。這意味著,短期內將有1300億資金完全作用于233只股票之上。
白海峰向記者解釋稱,5月份A股第一步納入MSCI之后,世界上97%機構投資者的交易Benchmark會一下子多出233只A股股票,這時候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被動基金,你必須得買,不買的話跟蹤誤差立馬就出來了,目前海外指數基金產品,大家拼跟蹤誤差已經拼到幾個bp的級別,如果納入5%不跟的話,會出現很大問題。
第二種是主動管理基金,當他的Benchmark出現了233只中國股票,會選擇三種方式:超配、低配和標配,一般不會選擇不配,因為境外機構投資者遵從相對收益的概念,只要超過業績比較基準就好。如果對A股市場不這么了解或者了解程度不這么高,一般會選擇標配,這是最安全的方式,只有極端看好或極端不看好中國A股的,才會選擇超配或低配。而且目前境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市場看好度較高,80%以上都把emergingmarket(新興市場)作為2018年最推薦的資產,而MSCIA股顯然是最典型的代表,因此超配+標配應該是絕大多數。
“入摩”行情
從長期而言,A股納入MSCI指數的最大受益者在于行業龍頭。
從MSCI的選股規則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同時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因此指數成分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的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些標的將是外資未來流入的主要標的。
白海峰指出,納入MSCI指數,中國A股市場長、短期或均會受益,藍籌股投資未來優勢凸顯。短期內,中國市場將產生正面影響,A股市場情緒將受到較大提振,但更重要的影響將在長期,相關的權重較高、增長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行業龍頭未來將從中受益巨大。
對于有部分市場人士擔憂今年A股的市場風格或許與MSCI偏大盤藍籌的風格有所相斥時,白海峰強調,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并不等同于A50,除了核心資產以外,還有人工智能、中國面板、中國芯片、5G龍頭等,233只股票是符合創業藍籌或者符合真增長低估值特性的股票,比較平衡。
他表示,國際機構編制指數時不會考慮今年A股是什么風格來進行編制,尤其是納入指數,一定是從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角度考慮,不會把在哪個板上市或哪個交易所上市作為參考依據,而是自下到上看它是否符合要求,這233只股票代表的是A股核心資產,既有A50,又有二線藍籌、中盤藍籌、創業藍籌,我們認為這樣的綜合指數有望取得長期不錯的回報。
(編輯:楊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