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國債期貨創近三個月最大漲幅,26日,10年期債主力合約T1803收盤漲0.58%,盤中最大漲幅0.67%;5年期債主力合約TF1803收盤0.33%,盤中最大漲幅0.36%。
業內人士認為,節后相對寬松的資金面和美債反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是本次債市走強的主要動力。
近日,國內債市回暖,節后國債期貨大漲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熱烈討論。
國債期貨創三月來最大漲幅
2月26日,國債期貨創近三個月最大漲幅,10年期債主力合約T1803收盤漲0.58%,盤中最大漲幅0.67%;5年期債主力合約TF1803收盤0.33%,盤中最大漲幅0.36%。
在連續大漲兩日后,今日債市出現窄幅波動,國債期貨多數小幅收跌,但市場對于債市大漲形勢依然看好。
業內人士認為,節后相對寬松的資金面和美債反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是本次債市走強的主要動力。
據小債統計,央行節后共通過逆回購凈投放了7300億元資金。7300億元資金的投放讓市場明顯感受到資金面的適度寬松。并且,市場流動性不論是同節前還是前兩年同期相比,今年開年的寬松程度都顯而易見。
2月27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30關口。從外部因素來看,美債反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也刺激了國債期貨的大漲。
債市的春天已至?
節后債市回暖也引發了市場對于債牛是否在回歸的熱烈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在對于債市拐點是否來臨的判斷上,多家機構分析師觀點現重大分歧。
債市春天派
海清FICC頻道呼吁,債券市場已經超調、配置價值凸顯,而且監管沖擊高峰已過,債券收益率將重回價值中樞,2018年最好、最確定性機會是利率債,重申“十年期國債3.8以上閉著眼睛買”!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債市拐點已至,并給出了五點核心理由:年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通脹率上行有頂、流動性拐點已至、監管對債市影響高峰已過、中美利差無法制約國內債市,在這樣的情況下,債券市場已經超調、配置價值凸顯。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姜超也認為,當前的債市具有巨大的配置價值。2010年以來,社融余額與M2增速差與十年國債走勢正相關,且領先約三個季度。在本輪債市調整中,社融與M2增速差已在2017年三季度見頂,由最高4.19%下行至今年1月份的2.7%,下行趨勢已經確認。隨著社融增速進一步下滑,增速差有望進一步下降。按照滯后三個季度的規律,利率拐點將出現在第一季度,這意味著債市已經進入拐點期。
債市保守派
東北證券(000686,股吧)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師李勇認為,“債券市場壓力猶存,長端趨勢性機會還未顯現,”“首先,雖然目前流動性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但隨著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到期、稅期順延以及美聯儲3月份加息壓力,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面臨較大的壓力。并且,兩會召開在即,政策窗口期即將發布的各種政策文件,都會對債市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因此,雖然目前債市相對平穩,但長期來看仍存在一定的壓力。”
東方證券固收部門潘捷認為,從歐美(尤其是美國)情況看,貨幣收緊步伐還在繼續,雖然總體匯率壓力可控,但對國內利率水平總體構成負面影響。而且,國內貨幣政策目前需要配合宏觀審慎政策,金融防風險仍是主基調,貨幣政策難以大幅寬松。2018年上半年至前三季度,流動性由緊向松的拐點目前仍難看到。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央行似乎認為海外央行貨幣政策正?;乃俣茸罱K不會那么迅速。至少從中國央行角度看,海外經濟體的通脹能否完全起來依舊有待觀察,這也意味著中國央行持續跟進加息的腳步也不一定邁得開。
債牛是否在回歸還需再等等看
目前看來,機構對于債市轉暖信號的判斷仍存分歧。
債市多空存分歧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市場機構對于債市回暖的期望。不過,盡管有債市春天派機構的預測加持,短期內債牛能否回歸實際上仍受眾多因素影響。如全球市場通脹升溫和美聯儲加息以及資金面寬松格局能否延續。
其中,全球市場通脹升溫和美聯儲加息成為擔憂的主要原因。不過,央行在最新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3中,比較清晰地判斷,全球未來一段時間仍將處于高增長和低通脹的組合。報告認為,“若通脹持續低迷,貨幣政策可能以更漸進的方式走向正常化”。
而目前頗為寬松的資金面是否預示著貨幣政策的轉向?市場不少機構認為,春節前后流動性寬松更多體現的是靈活維護金融體系,目標在于防范金融風險,目前尚不存在明確放寬貨幣政策的意圖。
目前來看,債市長期回暖上漲的信號相對單薄,債市尚屬于調整期。債券市場三月仍將面臨多重考驗。如果美聯儲3月繼續上調基準利率,中國公開市場利率是否會跟隨上調值得關注。恒生銀行、渣打銀行全球金融分析師認為,3月份美聯儲加息腳步再次臨近,2018年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均趨向收“緊”。在此情況下,中國公開市場利率仍有跟隨上調的壓力。
因而,短期而言,建議投資者可以再觀望一段時間,等待調整到位后的債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