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還剩下三個月的時間,千億元的增量資金已在A股門外候場。根據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時間表,3月1日,“MSCI中國A股指數”將更名為“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此外,MSCI還將發布新的“中國A股指數”,追蹤的個股將限定在滬股通和深股通范圍之內。
根據相關時間表,A股將于今年6月1日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初始納入比例為2.5%,2018年9月3日,A股的納入因子將提高到5%。盡管新納入股票的初始權重僅為0.73%,但是MSCI指數作為機構投資者參考的基準,其重要性將可能使市場焦點轉向A股。中金公司估算2018年MSCI納入A股帶來的資金流入規模在150億美元-200億美元左右(包含主動和被動型資金),即每一步實施將帶動75億美元-100億美元的流入。
據MSCI估計,全球目前大約有10.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MSCI指數,其中約有2.8萬億美元跟蹤全球市場指數,1.5萬億美元跟蹤新興市場指數,0.2萬億美元跟蹤亞洲市場指數,A股在這三大指數中的初始權重分別為0.1%、0.5%和0.6%,將這些資金與納入后A股在各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蹤這三類指數所帶來的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28億美元、75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三者總計115億美元。
從歷史經驗來看,納入MSCI對吸引外資進入股票市場有實質性的作用。從帶動資金的時間點看,在初次納入MSCI時點的前后均有較高的外資凈流入,但不同市場流入的時間點也略有不同。
事實上,A股自去年6月被宣布將納入MSCI相關指數后,MSCI概念股走勢一直較為強勁。而且,從首批納入MSCI指數的個股中可以明顯看出,外資的偏好是優質藍籌股,這兩年外資的流入也在很大力度上推動了藍籌股的上漲。現在外資的占比還比較低,預計未來會不斷提升。
筆者認為,隨著A股納入MSCI,外資進入A股的渠道陸續開拓,資金規模日益壯大,A股與國際市場的聯動與融合更加緊密,對A股市場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同時,隨著國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A股機構投資者比例將得到提高,從而加速A股的機構化進程。此外,投資理念與投資制度將趨于完善,未來信息披露、衍生品、風險應對機制等方面也將更為規范合理。(安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