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年多藍籌白馬股行情之后,各路資金開始圍獵中小創。一方面,以機構和外資為代表的增量資金配置A股力度很強,大金融和大消費依舊是最受資金青睞的組合;另一方面增量資金在持續尋找優質龍頭股外,還在逐步布局被市場錯殺的中小創成長股。
數據顯示,不僅北上資金開始涉足一些中小創個股,中小市值重要股東也在頻頻增持。分析人士指出,中小創在經歷了一年多的調整之后,目前已出現“黃金坑”,應關注中小創版“漂亮50”。
布局“黃金坑”
“我們平時會幫高凈值客戶管理一些海外資金,近期這些客戶都主動提出來說想配置一些中小創個股,他們認為目前已經出現了機會。”深圳某私募機構人士李明(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其實不需要客戶提出來,他們已經關注到中小創板塊中的機會,尤其是在2018年年初調整之后,開始逢低布局中小創。
與上述私募類似的是,另一深圳私募人士劉成(化名)也表達了對中小創板塊的看好。“在強監管的常態下,去年多數涉及題材炒作的中小創板塊表現實在是太糟,但在一年多的調整后,有一些中小創個股已跌出了‘黃金坑’,目前只需要靜待‘春風起’。”
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在2017年之前上市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中,目前各有663只和513只個股股價仍低于2017年年初,占比分別達到81.95%和90.15%。
數據顯示,目前不僅是私募,各路資金均開始關注中小創板塊,尤其是北上資金正在給出一些具體的信息。2018年以來,北上資金頻頻加倉中小創,在所有27只上榜深港通活躍成交個股中,有15只為中小創個股;凈買入額前10的個股中有5只屬于中小板,分別為海康威視(002415)、三花智控(002050)、大族激光(002008)、分眾傳媒(002027)以及大華股份(002236),其中海康威視凈買入額最高,達36.59億元;凈賣出額最高的前4只個股則全部為深市主板公司,分別為京東方A、萬科A、招商蛇口(001979)以及格力電器(000651),其中京東方A凈賣出額最高,達4.46億元。
部分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調整過后,大量優質公司估值已經具備足夠吸引力。除了一些優質藍籌外,中小創優質個股也逐步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公募基金四季報顯示,按持股比例看,中小板企業最受公募基金青睞,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中,共有中小板公司10家,創業板公司6家,主板公司4家。
重要股東頻頻增持
從A股的重要股東和產業資本增減持凈額來看,東方 財富數據顯示,2018年2月A股凈增持達7.03億元,一改過去6個月均為凈減持的現象,其中2017年9月凈減持額一度高達到88.9億元。
2017年8月以來重要股東和產業資本
增減持情況
對于中小創的看好,其重要股東和產業資本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截至2月22日,今年以來A股共產生了2003筆重要股東和產業資本增持案例,其中多達1293筆為中小創個股的增持,占比達64.55%。
同時,在2月的前一周中,共有276只個股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創業板和中小板股票共有179只,其中創業板標的75只,104只屬于中小板標的,同期增持的主板股票合計為97只。整體來看,中小創品種占全部增持股票數量的64.86%。這一比例明顯高于1月全月水平。若剔除時間口徑因素,2月產業資本增持中小創勢頭之猛可見一斑。
東北證券認為,產業資本由過去兩個月的大幅凈減持轉變為凈增持,從統計的近兩周發布重要股東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市值分布來看,中小市值(市值小于200億)上市公司占比達到84%,為增持的絕對主力。雖然中小市值公司增持存在部分大股東質押股票臨近平倉線等因素的自救行動,但更多的是在前期風格因素強力左右下,部分優質中小市值股票已跌破其股東認為的合理價值。
“中小創背后的股東選擇在這個時候增持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一方面的確有部分股東是為了‘自救’被迫增持,另一方面則是部分中小創股東看到了低成本介入的時機,除了博取預期中的超額收益外,還可以用較低的成本擴大自身的話語權,這為部分持股比例較低的中小創大股東創造了條件。”李明說。
中小創或分化
雖說目前各路資金都開始蜂擁向中小創板塊,但中小創仍有不少隱憂。例如,根據2017年度業績預告,中小板市值前10%的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約為21.38%,較2016年同期69.64%有較大幅度下降,整體來看中小板利潤增長率維持30%左右的狀態,但權重股的業績對整體增速反而有所拖累;創業板權重股業績“爆雷”,整體盈利增速修復緩慢。
商譽減值風險對中小創板塊堪稱隱藏的“雷”。截至2017年三季報統計,創業板累計商譽達2435億元,中小板累計商譽達3209億元。由于大量并購伴隨有業績承諾,且對賭協議業績承諾期一般為3至4年,2018年將迎來大量承諾到期,業績不及預期將對商譽減值造成重大影響。
“A股整體投資風格越來越偏向于成熟的價值投資,但分化將是今后A股的主線。中小創內部同樣會出現巨大的分化,中小創版的‘漂亮50’會獲得資金的青睞,但其它依靠概念和炒作的中小創個股則沒有太多希望,它們藏雷太多,機構資金是敬而遠之的。”劉成表示。
東北證券表示,短期仍看好績優中小市值股在錯殺下的超跌反彈行情,給出中小創版“漂亮50”組合的選股依據:市值(70億元-500億元)、盈利增速(近5個季度歸母凈利增速大于20%)、估值(PE小于50x)等條件。
開源證券則表示,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新時期,隨著國家層面的戰略性政策推動,中國科技力量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未來A股市場有望出現一批科技領域的新藍籌,投資者可從中長線角度考慮,利用調整機會積極逢低吸納此類成長確定性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