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首個交易日,央行給市場送上一個大大的“開工紅包”。22日,為對沖稅期、金融機構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等因素的影響,央行開展35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28天和63天品種搭配。由于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實現全額凈投放。這是央行連續16個交易日暫停逆回購之后的再度重啟,給開年市場奉上了一份流動性大禮。
隨著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在節后陸續到期,疊加繳稅繳準效應,會否對市場流動性帶來壓力?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資金面不會出現過度緊張局勢。央行節后首日公開市場操作也兌現了節前承諾,將靈活動用貨幣工具維穩市場流動性。
CRA到期影響幾何
CRA是指現金投放占比較高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春節期間存在臨時流動性缺口時,可臨時使用不超過兩個百分點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使用期限為30天。
1月中旬以來,金融機構開始有序動用CRA,以補充臨時流動性需求。按照30天期限,這部分額外支取的現金將陸續于2月中下旬到期。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不會是影響近期流動性的主要因素。
首先,從量上來看,到期壓力不大。雖然此前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表示,CRA累計釋放流動性近2萬億元。不過,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看來:“每家銀行使用程度不同,通常也不會輕易把兩個點的額度用滿。”據他分析,銀行在向央行報備過程中也會溝通具體額度使用量,考慮到臨時支取后還要最終歸還上,實際動用數字或沒有那么大。
其次,從到期時點來看,正好匹配上現金回籠。銀行可根據自身現金回籠情況,自主安排節后到期時間,平滑整體流動性。央行方面也表示,金融機構CRA到期節奏與現金回籠大體匹配,二者可以基本對沖。
由此來看,節后整體資金回籠壓力較小。一是CRA到期影響有限,二是中期借貸便利(MLF)已經在節前超額續作,三是繳稅繳準的因素也通過央行的逆回購投放得到緩釋。
流動性寬松態勢會持續多久
目前,貨幣市場延續了節前寬松態勢,隔夜資金始終充沛,能夠跨月的7天資金較為緊俏,長期資金乏人問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昨日,隔夜Shibor大幅下行9.2個基點,報2.6310%。7天Shibor小幅下行1.9個基點,報2.8910%。存款類機構7天質押式回購(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2.8897%。
在這一背景下,市場上不乏樂觀觀點。“從兩個邏輯推演近期流動性仍會保持穩定。”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分析,一方面,春節前全球市場劇烈調整,連帶國內股債波動,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會考慮到這方面影響,過度收緊流動性不利于當前市場修復;另一方面,從央行春節前傳遞的信號能夠看到,與市場加強溝通,維穩流動性的意圖十分明顯。
陳冀也認為,去年以來的金融降杠桿已經取得一定成效,流動性有望在一段時期內維持現狀。
不過從全年來看,中金公司認為,貨幣政策也并沒有明顯轉向寬松,而只是階段性靈活調整,畢竟去杠桿和金融防風險依然是主基調。何況全球流動性也在逐步收緊,貨幣當局也要防范利率“水位差”的擴大。就貨幣市場利率而言,今年可能在這種“緩沖”機制下,難以達到2017年末那么高的水平,即短端利率再創新高的概率不大。
對于一季度末的流動性,市場并非全是樂觀聲音。“流動性寬松或只是曇花一現。”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控杠桿會是今年政策的軸心,因此貨幣當局會配合保持流動性適當緊張。”
他指出,更重要的是,一季度末將是各項監管政策和考核指標實際落地期,這會對流動性形成一定壓力。自2018年一季度起,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1年以內同業存單將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而且,今年開始更多流動性指標將納入考核。比如,銀監會出臺的流動性新規中的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HQLAAR)、流動性匹配率(LMR)等都將在2018年執行。屆時,季度末的流動性階段性緊張或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