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2月10日)當周美元大幅回升,美指最低自89.02,最高升至90.56,漲幅約150點。在美聯儲加速升息的背景下,美元表現強勁,所有非美貨幣紛紛承壓走低。接下來我們結合各品種的基本面消息,分析一下本周外匯市場的情況。
美指本周強勁回升,主要受益于美聯儲加速升息前景;歐元兌美元結束七周連漲,主要受累于強勢美元,接下來投資者關注意大利大選情況;英鎊兌美元震蕩回落,主要受累于強勢美元和脫歐談判憂慮,但英國央行鷹派的基調限制跌幅;澳元兌美元本周重挫觸及0.78關口,受累于強勢美元和美股暴跌,澳洲聯儲短期升息壓力較小。
美指本周強勁回升,主要受益于美聯儲加速升息前景
美國經濟前景強勁,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三至四次加息。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今年將增強動能,且美聯儲在今年年底前將加息三次或者可能是四次。經濟學家們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20-21日的下次會議上加息,并且還會在6月12-13日的會議上再次加息。
《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最近幾日調查的經濟學家們平均預期,201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2.8%,增速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5%,受益于最近的稅改政策。他們還預計,到今年年中失業率將由1月的4.1%降至4%以下。
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們的預期有所調高,因為最近幾個月他們對經濟的預期已經升溫。去年11月份他們預計2018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為2.07%。
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20-21日的會議上升息25個基點。美聯儲去年12月將目標利率區間上調至1.25%-1.50%。
圖:美指4小時本周走勢
美股暴跌不會擾亂美聯儲的升息計劃。本周一美股暴跌,讓投資者繃緊神經,但分析師表示,這并不足以改變美聯儲在2018年繼續升息的計劃,因為經濟繼續順利運轉。
正當美國及許多經濟體處于同步增長軌道之際,這次全球股市集體跳水,導致市值較八天前所及紀錄高位縮水4萬億美元,讓人擔心,如此迅速的財富損失恐將影響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
對于近日的股市巨震,目前多數觀點認為,這更多是長期牛市后的調整,尚不存在顯著的熊市特征乃至資本市場危機風險。分析師指出,除非市場大跌加劇,并損及經濟,否則美聯儲決策者不太可能改變今年升息三次的計劃。
究其原因,一方面,當前全球宏觀經濟依然向好,美國、歐元區、中國等主要經濟體表現良好,基本面沒有顯著變化;另一方面,伴隨世界經濟加快復蘇,企業盈利明顯改善,為股市長期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喬治周四重申了今年三次加息的立場。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甚至說,如果經濟前景進一步改善,四次加息也并非不可能。
紐約HSBC Securities USA美國外匯策略部主管Daragh Maher表示,“我認為我們看到的情況不會改變他們對升息路徑的觀點。” 策略師Kristina Hooper稱,“金融市場條件是部分考量因素,目前我還沒有看到能夠促使美聯儲轉變立場的條件。”
特朗普簽署指出法案,美聯儲升息壓力加大。美國經濟已經有減稅的利好,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又簽署了一份協議將帶來將近3000億美元的支出,這意味著美聯儲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將其加息計劃提速。
穆迪的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就認為,新的預算協議將拉動2018年的增速提升最多0.4個百分點,并表示,這恰好還是經濟在極限運轉的時候。
摩根大通在周五給客戶的報告中,將其對美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測從之前的2.2%上調到了2.6%,明年的增長預測從1.6%上調到了1.9%。
受此影響,各大銀行和咨詢公司的經濟學家們都在忙著上調他們對經濟的預測,并表示,這將幫助提振2018年的增速至遠超美聯儲所想的1.8%的長期潛在增速的水平。
歐元兌美元結束七周連漲,主要受累于強勢美元,接下來投資者關注意大利大選情況
德國組閣達成初步協議,但這對歐元的支撐有限。德國的政治領導人本周在組建新聯合政府的談判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媒體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和由舒爾茨領導的社民黨(SPD)已經達成了一個協議。據報道,達成的協議里,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將獲得經濟部長和國防部長職位,而社民黨將獲得財政部長職位。
去年9月份默克爾的勝利被不少人形容為“慘勝”。因為雖然這位政壇老將順利連任,但卻是她領導基民盟以來成績最差的一次選舉,并且右翼民族主義政黨首度成為德國建制的一部份。
德國組閣談判達成一致這一消息一出,市場預期德國新政府即將形成。政治不確定性下降,這有利于歐元,但因為強勢美元因素,歐元基本未收到太大支撐。
圖:歐元兌美元4小時本周走勢
意大利大選或成為施壓歐元的黑天鵝。民調或許低估了前總理貝盧斯科尼支持的右翼聯盟在今年3月4日舉行的意大利大選中贏得多數席位的可能性。
本周,由貝盧斯科尼領導的意大利力量黨和北方聯盟等保守派政黨組建的中右翼聯盟在一場關鍵地方選舉中獲勝。
迄今為止,分析師預計,懸浮議會以及大聯合政府是最可能的兩種結果。彭博計算的1月民調平均數顯示,意大利中右翼政黨獲得37%的選票,中左翼政黨27%,五星運動黨27.7%。
如果在接下來3月份的意大利大選中出現意外,那么歐元可能將會遭受較大得到壓力。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相關方面消息的最新進展。
英鎊兌美元震蕩回落,主要受累于強勢美元和脫歐談判憂慮,但英國央行鷹派的基調限制跌幅
市場依然擔憂英國脫歐談判。周五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巴尼爾指出,在過渡期上有實質性分歧;且如果分歧繼續存在,那么就無法達成過渡期協議。
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巴尼爾還表示,英國方面的一些立場我不是很明白;過渡期中的部分內容是不可談判的,因為這涉及單一市場核心規則;在脫歐過渡期,英國必須接受歐盟出臺的任何新的規定;歐盟并沒有在脫歐過渡期懲罰英國的意愿。
圖:英鎊兌美元4小時本周走勢
英國央行本周鷹派的基調或將支撐英鎊維持中期升勢。英國央行本周公布2018年首份利率決議,維持0.50%基準利率不變,同時維持4350億英鎊資產購買規模和100億英鎊企業債購買規模不變,均符合市場預期。但英銀在聲明中稱,可能需要提前加息,因經濟增速快于預期。
市場參與者從英國央行的語言重嗅到了鷹派信號,其中英國央行上調經濟增長預期,并表示委員會認為,經濟發展大致與二月通脹報告一致,貨幣政策需要更早收緊,為了通脹持續回到目標,加息時間可能比十一月預期更早。
交易員們押注英國央行將在8月份加息,5月份也有可能。在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表示該行可能需要比之前的設想更早加息之后,交易員們急匆匆向前調整了他們對英國加息時間的預期。
Sonia合約顯示,貨幣市場現在已經完全消化了8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5月份行動的概率達到76%。雖然英國央行預計到2021年將加息至多三次,但該行仍然預計通脹將保持在其2%的目標上方。
澳元兌美元本周重挫觸及0.78關口,受累于強勢美元和美股暴跌,澳洲聯儲短期升息壓力較小
澳元兌美元本周大幅走低,美股暴跌拖累全球商品價格下行,進而拖累澳元。這是澳元本周走軟的主要因素。
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鷹派基調不同的是,澳洲聯儲近期升息的壓力較小。澳洲聯儲主席洛威表示,他并沒有看到在短期內調整利率的“強力理由”,他沒有義務跟隨全球撤出刺激措施的浪潮。
圖:澳元兌美元4小時本周走勢
洛威本周在公開講話中指出,“我們的情況有些不同。我們要實現完全就業仍有一段距離,并且我們的主要通脹情形假設是,它未來幾年仍將停留在中期目標區間的中點以下。”
洛威表示預計會在降低失業率和推動通脹達到2%-3%目標區間中點方面取得進展;如果這種情況得以實現,則在某個時點,澳大利亞的利率也將應該開始上調。
分析師認為,在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商品貨幣澳元的走勢在非美貨幣中更為疲弱在,這和澳洲聯儲升息壓力較小有關,同時美股暴跌也不利于澳元。接下來澳元可能還會進一步承壓。
另外,同屬商品貨幣的紐元方面。本周紐元兌美元回落走軟,受累于強勢美元,同時新西蘭聯儲本周決議的鴿派基調也施壓紐元。
新西蘭聯儲本周維持基準利率在紀錄低點1.75%不變,符合預期。但新西蘭聯儲下調2018年第一季經濟增長預估至0.8%,原為1.2%;預計通脹率將在2020年第三季達到2%,原預期為2018年第二季。
新西蘭聯儲代理主席斯賓塞表示,“貨幣政策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寬松,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政策可能需要相應調整。”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