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流房企業績增長靚麗。在披露業績預告的82家房企中,業績預增或略增的49家,扭虧13家,合計達76%,主流房企盈利能力顯著上行。受益于2015-2017年的房市火爆,市場主要房企的銷售均處在量價齊升的階段,2017-2018年房企的高質量可結算貨值充沛。從18家發布預虧公告的房企來看,均為轉型或者地方的中小型房企。
行業集中度上升是長期邏輯,拿地金額集中度大幅高于銷售金額集中度。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6。億平米,同比增長7.7%,商品房銷售額13.4億元,同比增長13.7%。2017年三四線銷售超預期,利好全國化布局的龍頭房企。而2018年在金融去杠桿持續深化,融資成本上行的環境下,房企集中度加速上升。根據克爾瑞和中指數據,2017年全國top10房企銷售額占全國商品銷售總額的24.1%,而拿地金額占比為47.6%,拿地金額集中度遠高于銷售金額集中度也預示著未來兩年強者愈強效應會繼續凸顯。
預計行業整體業績穩中向好,2017Q3預收款/2016年營收為121%,處于歷史高位。總體來看,2014-2016年行業預收款/營收連續攀升,2017Q3預收款更是較2016增長42%,充足的業績保障下,我們預計2017年房企業績穩中向好大格局不變。
我們預計房地產行業重點公司2017年報情況如下:1。增速在50%以上的公司有兩家:新城控股(增長83%、高周轉助力銷售高增長)、陽光城(增長70%、土儲充沛、多渠道融資增強資金實力)2。增速在30%-50%(含30%和50%)之間的公司有五家:藍光發展(增長47%,高管股權激勵與員工跟投機制激發公司跨越式增長)、華夏幸福(增長35%,產業新城PPP模式全國卡位)、世聯行(增長32%)、濱江集團(增長40%)、榮盛發展(增長39%)3。增速在30%以下的公司有:萬科A(增長25%)、金地集團(增長20%)、世茂股份(增長5%)、保利地產(增長26%)、招商蛇口(增長27%)、金科股份(10%)4。業績有所改善的公司有兩個:嘉凱城(376%、轉讓子公司武漢巴登城非經常性損益大幅增加)、天房發展(凈利潤2.1億、增長-657%、扭虧為盈)
行業觀點與投資建議: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業績穩中向好是2017年房地產行業主要趨勢。2018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不變,疊加拿地金額集中度大幅超越銷售金額集中度,預示著集中度會繼續快速提升,利好龍頭房企和部分貨值充沛的二線房企。重點推薦:保利地產、招商蛇口、萬科A、金地集團;以及銷售高增速、全國擴張的二線藍籌:新城控股、陽光城、藍光發展;2018年是長效機制落地年,租賃市場發展可期,推薦:光大嘉寶、世聯行、濱江集團。
(責任編輯: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