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報2月9日消息,部分在前期高位推出定增項目的公司正面臨 “破發”的尷尬境地。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按增發上市日為標準,近一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增發。截至2月8日收盤,其中有約三成公司的最新股價(復權)已跌破定增發行價。其中,杰賽科技、方直科技、萬潤科技、華自科技、漢邦高科、榮之聯等折價率超過50%。
此外,目前有約8家公司出現了“剛實施定增就破發”的局面,即增發上市日在2018年1月1日之后,那些前期高價認購的定增對象,其所獲股份大部分尚未 “滿月”,就出現較大幅度浮虧。
粗略統計,津膜科技、新元科技、模塑科技、世嘉科技、成飛集成、黑芝麻等于2018年剛剛完成定增的公司,最新股價的折價幅度均超過了25%。
對此,市場人士指出,對于已經完成的定增項目,一旦市場行情轉好,其股價有望回升至定增價格以上。基于此,尋覓有機會的定增破發股,可能是中小投資者為數不多的“撿漏”機會,尤其是那些臨近解禁且股價嚴重倒掛的個股。
有券商人士表示,不妨多留意已完成定增且臨近限售解禁期的破發股,在其定增成本、鎖定期等維度已確定的基礎上,發掘此類個股或更具價值。
中國證券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