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報6.2927,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跌129點。僅2018年1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升值了3.5%,創下24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過去一年來,美元幾乎對所有主流貨幣都貶值了10%以上,其中美元兌歐元匯率2017年貶值約14%,2018年迄今再度貶值逾4%。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已處在多年來最低水平。
在一些人看來,當前美元疲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政府推動的,旨在以犧牲主要貿易伙伴為代價促進美國經濟發展。這一輪有意為之的美元疲軟能持續多久?
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前副代表周小明認為,美中貿易前景不樂觀。
美國放棄強勢美元政策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上個月底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的一番言論被公認是最近一輪美元暴跌的“導火索”。他當時在一個記者吹風會上說:“美元貶值對我們是好事,因為這與貿易和機遇有關。”
此言一出,猶如重磅炸彈,被外界普遍解讀為美國政府決定放棄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保持的強勢美元政策。
對于姆努欽所言,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罕見地予以指責,美方隨后也稱姆努欽的言論是被斷章取義了,但市場接受了這個信號,很明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議程需要得到美元走弱的支持,從而使美國出口商品相對更具競爭力。
特朗普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接受CNBC采訪時回應道:“美元將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我希望看到強勢美元,我們的國家在經濟上變得如此強大,在其他方面也變得強大起來。”
但在1月31日發表的首份國情咨文里,特朗普沒有對“弱勢美元”作出澄清,反而是極力強調美國終于不必再“忍受”數十年來簽訂的不公平貿易協議,宣稱“經濟投降的時代結束了”,聲稱美國將致力于修補不利的貿易協議,并磋商建立新的更加公平互惠的貿易關系。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全球經濟顧問菲爾斯(JoachimFels)指出,美國已發起一場旨在使美元維持弱勢貨幣的行動,并且正“贏得勝利”。
但在加拿大國民銀行公共部門研究與策略負責人洛夫利(WarrenLovely)看來,雖然美元短期內仍將承壓,但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會反彈,因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勁,可能會促使美聯儲今年加息超過市場預期的兩次。
目前歐元將繼續從美元疲軟中獲利。自2016年年底以來,歐元兌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6%。但洛夫利警告歐元的投機性多頭倉位目前已處于歷史高位,需引起警惕。
投資者押注歐元區十年來的最快經濟增長將迫使歐洲央行放棄寬松貨幣政策立場,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最近暗示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放棄寬松立場。
除此之外,歐元多頭還需要面對包括3月4日意大利大選在內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目前反歐盟的民粹主義政黨在民意調查中表現良好,有可能獲得執政權。洛夫利認為,一旦市場情緒對歐元產生負面影響,歐元貶值起來可能會像最近的升值一樣勢不可擋。
借助經濟一片向好的形勢,歐洲大國開始重新評估二戰后建立的以美英為核心的國際貿易體系。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達沃斯論壇致辭中就明確呼吁“建立一個包括各國、投資者、銀行和企業在內的真正的全球契約”,來應對民粹主義、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挑戰。
而馬克龍提出的“全球契約”理念,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看來,其核心實質是保持法國及歐洲福利水平的同時,要求其他經濟體向歐盟的社會標準看齊,從而消解后者的勞動力成本和政策優勢。
巴黎政治大學教授拉伊迪(ZakiLaidi)認為,歐洲和美國在應對中國所構成的挑戰上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方式,與美國相比,歐洲人傾向于出臺更多規則,即通過所謂的“WTO+”框架,重塑全球貿易體系。
中國如何應對
2月4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12號和第13號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稱,商務部掌握的初步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對高粱提供補貼,2013年以來,美對中國高粱出口大幅增加,價格下降,對中國高粱產業造成損害。
在此之前,美國已對中國的鋼材、鋁板等產品發起調查,發起知識產權方面的301調查,還先后否決螞蟻金服收購美國速匯金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與華為合作銷售手機產品。
今年1月14日,美國國會議員提案要求美政府機構禁止采購華為和中興的通信產品及服務;同月22日,特朗普批準對進口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征收保護性關稅。有消息稱,特朗普將在未來幾周內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和鋁制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周小明指出,美國接下來有可能對中國產品實施懲罰性關稅。因3月底前后,特朗普要對“301調查”作出結論,很可能會以中國侵犯美國企業知識產權為由征收罰款。
除此而外,美國政府還考慮開展更長戰線,中國的石化、紡織品都可能成為“301調查”目標。
在周小明看來,特朗普上月底發表的國情咨文,對中國雖著墨不多,但用語很重,惟一提及的一次,是將中國與俄羅斯并列為“挑戰我們的國家利益、經濟地位和價值觀的對手”,這種轉變,對中美經貿關系將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該如何應對?周小明建議,美國重新定義與中國關系,我們也有必要調整對美整體策略,以免陷入被動。
對于中國來說,未來國際規則制定要朝著有利于我們發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要把事關發展的重大議題列入首要突破計劃。
“在聯合國工作這么多年,最痛心疾首的就是我們應該下大力氣研究我們的規則,成為主導貿易新規則的重要一方。”周小明說,“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今年3月要簽協議,將力推其勞工、國企規則成為國際貿易體系新規則,我們不能被動接招,要有自己的利器、重器,把方向盤讓給別人就會陷入被動。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人家提出規則,我們只能討價還價。”
他建議企業也有必要提前布局,對自身業務,如供應鏈、市場等的影響做出科學分析,準備好應對方案,以免措手不及。
“中國不會選擇走跟美國對抗的道路,但中國也不會犧牲自己的發展利益,”周小明說,“這五年是關鍵期,如果沒能抓住機會,未來形勢可能就很難逆轉了。”(編輯:趙海建)
特派記者師琰倫敦報道
責任編輯: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