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從9%降至3.6%!開年之后,全國31個省份紛紛晾出地方經濟“成績單”,而天津市兩年間增速的變化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據天津市統計局統計,2017年,天津市生產總值為18595.38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速分別為2.0%、1.0%和6.0%。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天津GDP增速還維持在9%的水平。
2018年1月24日,時任天津市代市長張國清(張國清已于1月29日當選天津市市長)在天津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
不破則不立。張國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今年將加快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各項任務。著力在“破”“立”“降”上下工夫,全面完成各項目標和任務。
天津經濟開始反思如何從追求“速度情結”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張國清所強調的“破、立、降”雖然只有短短3個字,卻很有可能成為今年天津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方向。
甩掉單純追求GDP增速包袱
自1999年起,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經濟增速長期保持著兩位數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發現,2010~2013年期間,天津經濟增速常年位居全國前列。然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長期以來積聚的問題也開始逐步顯現出來。正如張國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天津在過去5年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但計劃經濟思維、封建保守觀念仍然存在;動能轉換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不適應,產業結構偏重偏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體制機制活力不夠,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等問題仍然存在。
因此,2018年天津經濟轉型升級,首先是處理好GDP增速與質量的關系。
1月初,在天津市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表示:“必須從‘速度情結’‘換擋焦慮’中擺脫出來,從落后的發展理念中擺脫出來,從粗放的發展方式中擺脫出來,徹底甩掉單純追求GDP增速包袱,下決心推動高質量發展。”
很快,天津拿出行動。這就是曾經引發輿論熱議的濱海新區GDP“擠水分”風波。
1月11日召開的濱海新區第三屆人代會對外宣布,濱海新區GDP更改統計口徑,由注冊統計口徑調整為在地統計口徑,2016年GDP由原來的10002.31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降幅達到三分之一,超過3300億。與此同時,2017年GDP預計為7000億元。
不過,1月19日,天津市統計局在其官網發布《關于天津濱海新區GDP統計口徑變化的說明》一文,解釋稱按新區注冊口徑計算的GDP數據不僅包括濱海新區在地企業,也包括在濱海新區注冊而在天津市其他區縣經營的企業,這部分企業與其他區縣有重復,使得濱海新區與其他區縣GDP數據之和大于全市,差額就是濱海新區與其他區縣交叉重復統計的部分,但在計算全市GDP數據時已經剔除。所以,這次濱海新區注冊統計口徑調整為在地統計口徑,僅是統計口徑變化,對全市GDP數據沒有影響。
天津市人大代表孔金珠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GDP數字的變化看出來,政府有“寧丟官員面子,不丟老百姓(59.780,0.00,0.00%)里子”的態度。“只顧面子,好比鴕鳥藏腦袋,問題終究會暴露。只要把業績干出來,面子很快就會有。”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肖金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新發展理念的貫徹,地方的政績觀也在積極轉變。過去我們希望經濟增長越快越好,把增長目標調高,給予各市縣更大的壓力,來達到更高的實際增長。而現在不以唯GDP論英雄,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也成為地方的工作重點。
破除制度藩籬 以開放倒逼改革
在中國近代史上,天津以其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等方面建設開全國之先河,是中國北方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
然而,只要是工業城市,多數都存在著新舊動能轉換和去庫存、降杠桿的壓力。對此,張國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比如壓減粗鋼產能750萬噸,市行政轄區鋼鐵產能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處置一批“僵尸企業”,盤活空置樓宇880萬平方米;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為企業減輕負擔1200億元;生態環保、農業農村發展等補短板工作得到加強等等。
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不僅要破除舊體制、舊機制,淘汰落后產能,還需要立新規、立新意,加強制度創新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
張國清表示,2018年,天津要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包括擬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天津連接雄安新區、京冀周邊城市的交通網絡,加快打造區域鐵路樞紐、航空樞紐、海上門戶。此外,深入落實加快建設“一基地三區”實施意見,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交通銀行(6.740,0.00,0.00%)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追求速度向追求高質量發展,天津靠單打獨斗顯然不是明智之舉,發揮地域優勢、強調聯動發展才是制勝之道。
其實早在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里,就初步確定了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2017年2月,天津曾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討論關于進一步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17.450,0.00,0.00%)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四個專項《實施意見》。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天津作為北方的制造業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其產業和交通優勢并未充分釋放出來。作為港口城市,天津必須抓住申請、規劃自由貿易港的機會,以國際視野和顛覆性思維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以開放倒逼改革步伐,分享新一輪的改革紅利。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