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升值,但無論是中間價還是市場匯率,升值速率均有所放緩。市場人士指出,近幾日美元指數跌勢有所放緩,使得當下主要受美元走弱推動的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走勢也可能出現一定反復,不過近期市場上看空美元的情緒趨濃、人民幣升值預期也有所增強,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仍易升難貶。
漲勢有所放緩
1月22日早,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調升57個基點,設于6.4112元,創2015年12月9日以來新高,調升幅度小于上一交易日的232基點。
22日,境內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詢價交易小幅低開于6.4080元,日間交易時段匯價反復上下波動,運行趨勢不明顯,最高升破6.40元關口至6.3987元,最低至6.4150元,16:03收盤價報6.4036元,較前值微漲4個基點,前收盤價則上漲215個基點。夜盤時段,人民幣在日間收盤價附近窄幅震蕩,截至18時報6.4030元。
香港市場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在境內市場中間價公布后出現一波跳水,午后人民幣進一步走低,最低至6.4136元,隨后部分收斂跌幅,截至北京時間22日18時報6.4040元,較前收盤價跌35個基點。境內外人民幣匯率基本相當,仍略高于中間價水平。
美元方面,22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低開高走,一度回到前收盤點位附近,但進入歐洲交易時段,美國兩黨圍繞臨時支出法案談判未果的消息導致美元指數再次走低。
仍屬于被動升值
從2017年12月中旬開始,美元指數陷入新一輪下跌。截至1月19日,美元指數本輪已下跌3.6%左右。同期,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走高,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3.3%左右。各方面信息均表明,這一輪人民幣升值仍然屬于典型的被動升值,與弱美元緊密相關。而自上周后半周以來,美元指數跌勢已有所放緩,這可能在較大程度上解釋了22日人民幣漲勢放緩的現象。
往后看,美元走勢仍將是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一項重要因素。當前市場上看空美元的情緒日趨濃厚,美國洲際交易所公布的美元指數空頭持倉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投資者持有的美元指數非商業空頭持倉連續增加,至1月16日當周已達到3.54萬張,升至2017年10月底以來的高位。
綜合市場分析來看,投資者看空美元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全球經濟復蘇,風險偏好上升,歐元等主要非美貨幣升值將令美元指數承壓;二是美國政府陷入臨時搖擺,凸顯美國兩黨政見沖突,暴露美國當局施政效率,市場開始擔憂特朗普諸多政策的實施前景。
從目前來看,美元面臨的這兩方面不利因素還在繼續發酵,除非經濟數據或貨幣政策出現重大利好,美元可能難以擺脫弱勢格局。對于眾多非美貨幣來說,未來對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間。
當然,歐洲央行的行動也值得關注,有海外投行認為,倘若歐央行1月議息決議維持鴿派,可能暫時打壓歐元,“拯救美元于水火之中”。
不可忽視的是,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市場預期和投資者行為也在發生變化,存量外匯結匯行為可能增多,可能增強人民幣升值的慣性。
總的來看,市場認為短期市場上供求關系有利,人民幣匯率仍易升難貶。
本報記者 張勤峰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