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眾人合力急救患病小男孩 |
近日,一航班客艙乘務長在個人微博中講述,在本月14日悉尼飛廣州的航班上,一名兒童在食用過自帶的堅果后出現過敏的情況,最終在機上乘客和乘務人員的幫助下順利轉危為安。15日,南方航空官方微博點贊了此事,同時,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南方航空處了解到,為了提高機上突發傷病救助效率,航空公司鼓勵醫生乘坐航班時對需要急救的患者進行緊急施救。
小乘客突然出現呼吸困難
近日,一航班客艙乘務長陸洋在個人的微博和朋友圈中發布了一篇文章,講述了一件在剛剛執飛的航班上發生的事。
據陸洋所述,北京時間12月14日9:00左右,南航CZ326航班從悉尼機場起飛前往廣州。兩小時二十分鐘后,上艙三區乘務員給前艙打來電話表示,有一對澳大利亞籍夫妻旅客在客艙求救說,他們的孩子服用自己攜帶的堅果后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呼吸困難。
主任乘務長勾蕾得到信息后立即啟動機上應急救護程序,第一時間通過廣播尋找醫生,這時一位中國籍旅客醫生和一位美籍亞裔旅客醫生迅速聯系乘務員。
經過醫生對孩子父母的詢問和認真的診斷,醫生覺得這名兒童是哮喘癥加上堅果過敏反應引起全身過敏及呼吸道過敏,在使用機上備有的腎上腺素和乘客提供的哮喘藥物為患兒進行救治后,兒童轉危為安。
昨日,北青報記者在陸洋的微博中看到,這條微博早已成為熱門微博,網友點贊數將近4000,不少網友留言稱贊當事的乘務人員以及醫生。
機上藥物和乘客藥物共同救助
事發后,一名坐在事發航班二層最后一排的旅客稱,自己從這件事中,看到了中國乘務員的專業。乘務長陸洋告訴北青報記者,事發的時候,全客艙的機組成員全部動了起來。乘務組拿來應急醫療箱取出腎上腺素并做好所有記錄和填寫所有所需單據,并問詢客艙的其他乘客有無幫助緩解的藥物。
萬幸的是,公務艙有一名旅客,因為自己的孩子患有哮喘與堅果并發癥,長年在包里備著藥。這次雖未與孩子同行,但包里就一直放著地氯雷他定片。
同時,駕駛艙的機長和廣州運行指揮中心打空中電話準備著備降。
在服藥后,這名兒童的情況逐漸好轉,大家的心終于放下了。后續全程航班,乘務組輪流密切觀察孩子的狀況。
航空公司鼓勵醫生加入機上急救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了提高機上突發傷病救助效率,早在去年的8月份南航正式推出“機上醫療志愿者”計劃,鼓勵醫生乘坐航班時對需要急救的患者進行緊急施救。
南航也承諾,志愿者在南航航班上提供醫療救助和援助引發醫療糾紛,南航將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責任,以免除志愿者的后顧之憂。文/本報記者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