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獨立報》12月6日刊登《中國打造新經濟行業》一文,作者阿納托利·科姆拉科夫在文章中稱,工業旅游或成為發展最快的旅游領域。
文章稱,中國啟動發展工業旅游的專項國家計劃。中國正在打造數條工業企業游覽示范線路,這些企業生產瓷器、酒類和化妝品。中國人評估,工業旅游市場的初步規模為45億美元(約合298億元人民幣)。
文章稱,中國認真著手發展工業旅游。中國國家旅游局公布了近三年工業旅游發展“路線路”。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工業旅游去年接待游客達1.4億人次,旅游收入213億元。計劃到2020年時工業旅游接待游客量將每年達2.4億人次,年收入達300億元。
工業旅游是游覽各種現有或曾經有的生產設施。目前中國有20個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向人們展示瓷器、絲綢、藥品、化妝品、酒類和乳制品的生產。近些年將有100個工業旅游基地得到國家級扶持。目前已制定出規范這類旅游的統一標準。
文章稱,這種旅游早就在發展,早在1866年美國的威士忌生產廠就想出了邀請潛在消費者參觀生產過程的點子。在美國為外人打開企業大門幾乎成了規范。工業旅游在歐洲也發達。法國約2000家公司接待游客。在德國沃爾夫斯堡每年有25萬游客參觀大眾汽車生產。
文章稱,相比之下,俄羅斯的旅游公司同樣提供企業游覽,但目前做得相當零散。
俄羅斯的工業旅游處于萌芽狀態,今年10月剛正式宣布成立工業旅游發展委員會。俄聯邦旅游局承諾明年起草工業旅游交互地圖。
報道稱,實際上俄工業旅游范本存在已不止一個年頭。例如,在克里米亞度假者可離開沙灘并參觀香檳酒廠涼爽的地窖。人們在參觀庫茲巴斯煤礦、俄全國各地啤酒廠、消防車庫和核電站后在網上反響熱烈。
但這個旅游方向目前未得到廣泛推廣,難以估計它對經濟的可能貢獻。根據俄聯邦旅游局的數據,2015年俄旅游服務規模為1582億盧布,約合26億美元。據分析人士計算,2016年俄旅游市場規模為1.196億人次和5264億盧布(100盧布約合11元人民幣)。
數據顯示,俄工業旅游僅占市場份額的1%,且大多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工業旅游潛力總體巨大,旅游業在發達國家約占GDP的10%,而在俄羅斯——僅1.5%。
資料圖片:游客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