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的快餐連鎖企業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千(中國))(HK.00538)正陷入業績增長的困境。此前,味千(中國)公布半年業績,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人民幣(約13.63億港元),同比下滑2.5%,凈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僅如此,截至今年上半年,味千(中國)的門店數量已從2015年6月底的664家縮減到649家,距離該公司主席潘慰提出的“五年千店”計劃漸行漸遠。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新生消費力的群體給餐飲行業帶來紅利,但味千卻沒有享受到這種增長。“味千從店面設計、產品創新和服務都跟不上新生代的需求,這也導致近期的業績出現下滑、門店數量不增反減。”
味千(中國)
業績連續3年下滑
在餐飲圈內,多次蟬聯行業首富的潘慰是當之無愧的“拉面女王”。
據了解,在2007年,味千(中國)在港交所上市,市值達到90億元。次年,味千中國主席兼行政總裁潘慰以35億元居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2010年,味千(中國)首次公開提出“千店計劃”,預計在中國用5年時間實現1000家店面的目標。
但是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味千旗下的連鎖餐廳數量為649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家。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潘慰曾稱,今年將多開100家味千拉面,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但現在,最新關閉的13家門店里就有8家在上海。
財報顯示,2015年和2016年的上半年,味千(中國)的營業額分別為15.69億港元和13.95億港元,對應的下滑幅度為2.6%和11.1%。
而在今年,味千(中國)公布半年業績,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同比下滑2.5%,凈利潤1.09億元,同比下滑80.9%。“這幾年,味千不僅門店數量減少,同店業績也在下滑,這說明目前味千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單店盈利能力下滑意味著品牌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衰退,更何況是連續下滑。”業內人士分析稱。
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說,“就創新而言,味千拉面的消費者主要是集中在18-30歲的年輕消費者,其消費場景主要是以日式拉面為代表品類的市場定位,以及濃烈的日式店鋪風格,迎合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但是隨著店鋪的增多,味千服務內容的日趨復雜化,消費者出現審美疲勞,新鮮感喪失。加上味千對人力成本的過于控制,導致服務質量下降,消費者滿意度降低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