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輛環(huán)衛(wèi)車在位于上海市奉賢區(qū)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注了由“地溝油”生產(chǎn)出的生物柴油。這意味著,單位和社會車輛都可以在這里定點加注生物柴油,這也是全國首次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進入成品油終端銷售市場。
從公交車到環(huán)衛(wèi)車,再到社會車輛、未來的船舶用油等,如何在實現(xiàn)閉環(huán)管理的同時,讓“地溝油”有個市場“出口”,就成了狙擊餐廚廢棄油脂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的“舌尖大事”。
記者在位于奉賢區(qū)的這一中石化加油站看到,這里新增了兩個生物柴油的加油箱。價格顯示,一般柴油售價6.02元/升;而B5生物柴油打9.5折,售價為5.72元/升。加油站工作人員說,按這次有20輛環(huán)衛(wèi)車、每輛車加注60升計算,一天就有1200升生物柴油被消耗掉。從10月30日開始,這里和浦東的另一個加油站都已存儲了10噸生物柴油,預計四五天就能加注完畢。
所謂B5生物柴油,指的是將5%左右的生物柴油,與95%的石油柴油混合的調(diào)和燃料。而這一加油站的生物柴油來源,正是人們談之色變的餐廚廢棄油脂,也就是“地溝油”。為推動餐廚廢棄油脂資源化再利用、狙擊其回流餐桌,上海從2013年就開始研究在公交車等車輛上試用這種生物柴油。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9月30日,上海已有104輛公交車使用了生物柴油,累計運行了1560.72萬公里,消耗混合燃料583.9萬升;32輛環(huán)衛(wèi)車累計運行8.31萬公里,消耗生物柴油2.38萬升。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樓狄明介紹,這些車輛使用了B5類型的“地溝油”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后,發(fā)動機運行正常;氮氧化物排放與石化柴油相當;重金屬以及細顆粒物等污染氣體排放降低了10%以上,氮氧化物凈化效率達80%以上。
不過,僅是在單位車輛上的示范應用,還不算是正式打通市場化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市食藥監(jiān)局局長楊勁松表示,“地溝油”能進入中石化的加油站,向社會車輛開放,是資源化再利用的關鍵一步,將為“地溝油”打開市場、獲得公眾認可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