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社科院財政稅收中心8月24日在京發布“中國政府資產負債表2017”報告。報告考察了2010-2015年的政府資產負債表,研究顯示,即使考慮社保基金缺口,中國政府的總資產也完全能夠覆蓋總負債,且還有較大空間。
在政府資產方面,中國政府總資產規模龐大且穩定,2010年至2015年6年間中國政府總資產都在百萬億元以上的水平,2015年超過125萬億元,與當年中國GDP的比超過180%。平均來看,中國政府總資產大致1.8倍于當年GDP,表明中國政府掌握著規模巨大的資源。與2014年首次發布的結果(考察期2010年至2012年)相比,2013年至2015年,中國政府總資產規模一直保持在110萬億元的較高水平,體現了政府資產長期穩定的發展趨勢。
在中國政府總資產中,包含經濟利益的資產即財力性資產占據主要份額,2015年約占70%,包含服務潛能的資產即服務性資產的占比較低,2015年約占30%,但占比逐年提高,這種資產結構說明中國政府擁有的財力資源較多,靈活性比較強。
在政府負債方面,2010年至2015年,如果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總負債從約40萬億元增至約70萬億元;如果不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總負債從約30萬億元增至約60萬 億元,5年間分別增長了約70%和約100%,說明政府負債規模增長較快。與首次發布的結果相比,地方政府債務、外債中的或有負債和準公共部門發行債券增長較多,分別增長約90%、80%和50%,累積的債務風險需要警惕。
在政府凈資產方面,2010年至2015年,若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凈資產規模的波動區間為40萬億元至50萬億元,與GDP的比平均在80%以上;若不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政府凈資產的規模區間為50萬億元至60萬億元,與GDP的比平均在100%左右,即大致與GDP持平。
與首次發布結果相比,無論是否計入社保基金缺口的參考值,中國政府凈資產值的變化幅度均類似,這表明中國政府凈資產值有較強的靈活性。
報告指出,上述估算結果均基于謹慎性原則得出,假設或有債務全部轉化為直接負債,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對社保基金缺口的處理選取了最大參考值,考慮了最大風險。本研究成果中的中國政府負債應視為負債的最大可能值。即使按最大可能負債計算,中國政府凈資產規模依然巨大,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只需審慎處理,注意防范局部風險,就能有效應對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