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又一大奇事!凈負債率高達121%的融創中國,憑什么收購萬達商業逾600億資產?
朱楠
新聞配圖
去年末凈負債率高達121%的融創中國,竟然從負債率僅70%的萬達商業手中收購逾600億資產!如此反常交易,真可謂2017年資本市場一大奇事。
7月10日上午,萬達商業、融創中國聯合發布公告:融創中國擬以295.75億元從萬達商業手中收購13個萬達文旅城的項目股權,并擬作價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的76個酒店,合計交易總額達631.7億元。受這一消息影響,萬達商業控股的港股萬達酒店發展當日一度大漲150%,收盤漲46%。
此次巨額并購案旋即在業界引起巨大反響,質疑及猜測紛至沓來。
融創中國停牌前總市值僅577億港元,公司去年末凈負債率高達121%,公司將如何撬動總交易額高達630多億元人民幣的并購?
萬達商業此時突然出售核心資產,對該公司正在推進的A股IPO進程有何影響?王健林半年前“5年時間萬達城收入1000億”言猶在耳,如今卻大肆甩賣這塊資產,如此突兀變局,背后有何隱情?
更值得玩味的是歷史余音。這些年來,從綠城到佳兆業,從雨潤到樂視,“并購狂人”孫宏斌和他的融創在上述標的資產出現危機時均曾精準出擊,盡管得手者少,但其“乘火打劫”的公司最后都陷入困局,這一次,萬達會是例外嗎?
萬達為何急賣630億資產
根據雙方公告披露,此次交易涉及萬達旗下西雙版納萬達文旅項目、南昌萬達文旅項目、合肥萬達文旅項目等13個文化旅游城項目股權及北京萬達嘉華、武漢萬達瑞華等76個酒店。經雙方協商,于2017年7月10日簽訂上述項目轉讓協議。
具體來看,萬達以注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將前述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并由融創承擔項目的現有全部貸款;與此同時,融創房地產集團以335.95億元,收購前述76個酒店。雙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簽訂詳細協議,并盡快完成付款、資產及股權交割。
根據雙方協商,買賣雙方同意交割后文旅項目維持“四個不變”,包括:品牌不變,項目持有物業仍使用“萬達文化旅游城”品牌;規劃內容不變,項目仍按照政府批準的規劃、內容進行開發建設;項目建設不變,項目持有物業的設計、建造、質量,仍由萬達實施管控;運營管理不變,項目運營管理仍由萬達公司負責。酒店方面在短期內也保持“不變”:交割后,酒店管理合同仍繼續執行,直至合同期限屆滿。 雙方公告中的最后,還有一項看似簡單卻空間無限的條款:雙方同意在電影等多個領域全面戰略合作。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來,萬達此次出售更像是一個突然的決定。支撐這一判斷的理由之一是,在過去半個月里,王健林還高調出席了兩場萬達文化旅游城的活動———6月29日哈爾濱萬達城開業,以及7月9日萬達貴州丹寨小鎮扶貧啟動。2017年1月14日,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6年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大旅游投資,計劃到2025年全球開業25個“萬達城”。
“5年時間,萬達城收入1000億”言猶在耳,僅僅半年,王健林就忘記了自己的小目標,將萬達城和萬達旗下酒店一起打包賣了,讓諸多人士疑竇叢生。
按照王健林7月10日上午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說法,“這次回收資金全部用于還貸,萬達商業計劃今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
600多億全部用于還貸,以萬達的開發體量來看,即使有上千億的貸款也實屬正常,更何況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萬達商業目前負債率約為70%,處于行業平均水準。
融創資金鏈有多緊張
近幾年來,孫宏斌以“狙擊者”的姿態多次參與行業內的重大并購,“買買買”的節奏完全停不下來。繼綠城、佳兆業、雨潤等幾宗重量級并購未遂之后,孫宏斌并未氣餒,僅2017年以來,融創就投資了鏈家、樂視、天津星耀、華城富麗、大連潤德乾城,以及如今的萬達商業資產包。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達成的上述幾宗交易,融創共斥資約964億元,加上2016年的收購交易中有一部分還會在2017年進行交割,如此天量資金,融創中國如何周轉?
根據融創中國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末,融創中國的賬面現金近700億元。根據公司月度銷售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金額為1118.4億元,其中權益合約銷售金額770.6億元。而據有關媒體報道,孫宏斌針對此次與萬達的交易表示,交易涉及資金完全來自融創自有資金,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賬上還有900多億元現金。
與賬上近千億現金相比,融創中國的負債更為龐大。截至去年底,融創中國總負債2577.72億。借貸總額方面,融創中國從2015年的417.99億,增加到2016年底的1128.44億。
在衡量房企負債率另一重要指標——凈負債率上,融創中國的表現更是令人咂舌。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末,融創的凈資產負債率為121.5%。萬科、碧桂園、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保利這一數據則分別為25.9%、49%、7.3%、23.8%和55.2%。
從表面來看,融創中國此番收購萬達商業的文旅項目,按照凈資產來定價,十分劃算。但值得關注的是,上述這些文旅項目大多處于初期狀態,后期還需大量投入。由于這些項目將成為融創中國的并表范圍,該公司長期負債結構如何演繹非常值得持續跟蹤。
此外,融創中國今年的銷售狀況也遭遇政策調控。公司此前項目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布局頗重,而今年受政策影響,這些核心城市銷售滑坡嚴重。以上海為例,目前融創旗下重點項目濱江壹號院、陸家嘴壹號院、上海桃花源等高端項目,無一取得預售資格,政策重壓之下根本無法銷售。再加上高端項目本身回款速度較慢,是否會影響公司今年的現金流,也讓人捏一把汗。
融創為何猛吃重資產
更讓人不解的是,以融創中國一直以來的經營風格看,幾乎從不持有重資產,連自己項目里的商辦部分都不留,更不善經營,一舉拿下76個酒店后如何處置?
“據我所知,公司內部目前根本沒有酒店經營或相關的資產管理團隊。”有融創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作為高周轉的愛好者,孫宏斌歷來不喜歡酒店資產,因此有業內人士推測,一攬子收購萬達旗下酒店是融創接盤萬達文旅資產的必要條件,類似“搭售”。
而在一位地產企業從事資產管理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萬達一直以來以酒店、文旅、影城為主要內容的運營模式,最大的隱憂就是資產太重,持有這些重資產的年租金收入可能都抵不過貸款利息,更抵不過固定資產折舊,這種模式只能增加資產總額,卻不產生實際價值。“從融創角度來看,拿下酒店的意義或許就是重新評估之后繼續抵押融資,才能去延續這個模式。”該人士表示。
也有相關人士分析稱,融創真正看中的,實際上是萬達的文旅項目。此前在入股樂視后的投資者會議上,孫宏斌曾明確表達了對樂視土地資源的看好,并承認將來有可能參與樂視的汽車小鎮等地產生態項目。據記者了解,目前融創已全盤接手樂視莫干山小鎮的開發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融創的凈資產不足400億元,此次交易金額已超過公司凈資產,占到了2016年底總資產2932億元的21.5%,構成了重大資產交易。根據融創的公司章程與相關法律文件,交易是否可行須得過股東大會這一關。對于這筆天量交易,股東是否買賬?會不會覺得過于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