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國國旗于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次在香港維多利亞港迎風招展的時候,當地房價徘徊在歷史最高點附近,新樓盤被一搶而空是常態。
20年過去了,中國香港房價已創下新高,買家仍在哄搶新樓盤。但是這一次,香港樓市的繁榮離不開另一個因素:中國內地開發商。
內地企業今年在香港土地招標中擔綱主角,延續了2016年初以來的一系列購地行動。聯昌證券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之前幾乎完全缺席的內地公司,近幾年在這個市場的活躍度迅速提升。
香港舊機場附近的住宅地塊
香港已然是全球房價/居民收入比最高的城市,而開發商在土地招標中叫出的創紀錄價格,或意味著房價未來還要繼續上漲。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如今香港房價已較1997年見到的上一個頂部高出76%。
對于收入處于底層的人群來說,買房會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彭博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計算得出,以月收入中值1.5萬港元為例,如果其中一半用于支付房款,那么該等收入的人群需要工作80多年才能買得起香港島一個500平方英尺的住宅單位。
漲個不停的房地產市場令香港特區政府頭疼不已,并促使香港金管局發出警告。香港金融管理局上個月兩次收緊房地產貸款,力圖遏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