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前瞻
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的設立源于國際合作倡議,基金投資放眼全球,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投資布局、也會關注世界其他經濟體的投資機會。
“面對全球化發展的新機遇,中民投牽頭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亞聯投海外基金,重點關注發達經濟體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養老醫療、高新科技、金融科技及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中民投總裁高級助理、亞洲機構投資者聯盟秘書長、中民投香港總部負責人蔡志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
該基金由10多家專業機構共同發起GP(普通合伙人)聯合體,成員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日本、韓國、以色列、印度以及東南亞若干國家等,涵蓋銀行、專業投資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金控平臺等多類專業機構。
基金規模預計100-150億美元
《21世紀》:成立亞聯投海外基金的背景是什么?未來發展計劃又是怎樣的?擬募集資金金額、投資方向如何?
蔡志堅:全球經濟正進入新一輪轉型、重構與再平衡周期。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強調各國加強互動與合作,推動全球融合發展。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構想正是基于“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而產生。事實上,鼓勵成立海外投資基金,是各國支持企業“走出去”采取的重要金融措施之一;國際主權財富基金設立海外基金,是較為通行的做法。
通過設立亞聯投海外基金,我們也能夠更好地抓住這一輪新型全球化的發展機遇,在發達經濟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布局,尋找并孵化養老醫療、高科技、金融科技和新興產業項目。同時,也以我們的方式來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
該基金總體規模預計達到100-150億美元,預計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21世紀》:目前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GP構成情況怎樣?未來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
蔡志堅:基金目前已有意向合作的GP共同體10多家,包括日本歐力士集團、韓國未來資產、以色列Cukierman&Co投資公司、東南亞IndoChina投資公司、香港新鴻基金融、BlackPine基金、尚乘集團,以及太平金控、建銀國際、廣發投資、中泰國際、首控集團、狐貍金服等,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日本、韓國、以色列、印度以及若干東南亞國家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銀行、專業投資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金控平臺等多類專業機構。結合中民投自身的企業及資本平臺資源優勢,各類機構可以充分發揮產融結合的優勢,多點聯動,實現協同效應。
《21世紀》:相比中投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絲路基金等國字頭海外基金,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如何實現定位差異?
蔡志堅:以絲路基金為代表的國字頭海外基金主要由國家政策性銀行、主權投資基金、外儲等資本構成,定位于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以推進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等產能合作為主。
亞聯投海外基金是中民投發起的中國首只由眾多機構聯合抱團出海的超級海外投資基金。多元化的GP背景及不同專業領域的投融資管理能力,結合中民投自身的企業及資本平臺資源優勢,令基金更可以發揮產融結合的優勢,多點聯動,實現協同效應。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的設立源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基金投資放眼全球,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投資布局、也會關注世界其他經濟體的投資機會,來支持全球經濟發展。
聚焦新經濟產業
《21世紀》:據介紹,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將投資“一帶一路”沿線高科技、金融科技與新興產業,這是出于什么考慮?如何看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科技和新興產業發展狀況?
蔡志堅:近年來,蔡志堅: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并購更傾向尋求先進技術、專利和品牌。順應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工業技術、高科技、大消費吸引了大量投資機構的目光,除此之外,涉及金融服務創新的金融科技(Fintech)及高端醫療、高端養老等細分健康領域,也受到中資投資者的關注。亞聯投海外投資基金的布局會緊跟趨勢,同時結合聯盟內各機構的資源,充分發揮產融結合的優勢。
“一帶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涵蓋50多個國家,區域經濟總量占全球29%,沿線絕大多數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巨大。沿線國家的高科技和新興產業仍處于發展階段,有很多優質標的,通過專業的投后管理,預計亞聯投基金不僅能獲得投資收益,而且能帶動當地新興行業的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21世紀》:目前中民投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和布局情況如何?
蔡志堅:“一帶一路”有利于打造一個新型的國際化經濟體,中民投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投資公司,也非常愿意參與到其中。
中民投成立兩年以來,資產規模實現了從300多億元到2700億元的飛躍,其中國外布局占15%,主要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歐美發達市場,已成為我國民營資本“走出去”的領軍者。
中民投在“一帶一路”沿線根據各地實際經濟情況,開展戰略投資布局。目前,中民投已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在新加坡成立中民投國際,立足亞洲拓展全球業務。在東南亞市場重點建設產業園區,工業新城和未來社區,在中亞進行資源合作開發,同時積極在歐美發達市場尋找金融服務業并購機會。
同時,中民投在國內戰略布局三大產業新能源、裝配式建筑和居家養老,其中新能源和裝配式建筑已經開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洽談,輸出先進商業模式和技術。中民投旗下的中民新能近期專門籌建了海外事業部,正在探討合作柬埔寨立項的第一個垃圾發電項目,同時開始布局印度等國的清潔能源業務。
《21世紀》:作為機構投資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和障礙?
蔡志堅:中國企業走出去,尤其在布局 “一帶一路”沿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三大風險:第一是安全風險;第二是政治風險,部分國家政局不穩定會導致當初的承諾得不到完全兌現;第三是項目本身的投資評估和法律風險,包括可行性、回報率、資金來源等等。
中民投開創的聯合出海新模式,一方面帶領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積極搭建產業平臺和金融平臺,為企業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產融結合協同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專業金融、投資、公共關系和智庫支持,能有效提升效率降低風險,同時實現與當地社會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