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周,備受業界矚目的萬科管理層換屆將拉開序幕,萬科股權爭斗將再起硝煙。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萬科這個月的董事會會議是否會延期?王石郁亮是否會“出局”?第一大股東寶能能否進入新一屆董事會?萬科的新一任董事會的組成會是怎樣一個局面?
在萬科股權紛爭僵持不下的背景下,此次萬科董事會換屆,無疑是對萬科在管理權層面展開爭奪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最近的情況來看,萬科管理層至少仍將獲得3個席位,華潤退出深鐵進入萬科也沒什么懸念。至于寶能系能否進入董事會甚至行使其第一大股東的權利?平心而論,去年開始寶能系從外界承受的壓力便開始不斷增加,前有合法合規性的質疑,后有監管層面的約束,寶能系優勢顯著降低,未來甚至不排除求得合理價格實現股權轉讓,從而終結這一場曠日持久的股權之爭風波。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姚振華被保監會發令禁入保險業,但并不是被禁入資本市場,他進入萬科董事會的路還沒有被封死,即使姚振華為避風頭自己不出面,寶能系仍然可提名其他人。
至于早前股權爭奪戰中一度備受批評的王石會不會退出董事會,及其未來核心管理團隊會否存在重新大洗牌的可能?不過,現有管理層將依靠哪一方,與誰聯手,做出怎樣的反擊?則是大家更為關注的問題。去年6月的2015年度股東大會上,王石被問及“何時對團隊放手”時,曾動情表示,“我是萬科文化的守望者,個人的榮辱去留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如果郁亮能成為董事長,我愿意辭職。”而從目前來講,王石退出董事會的最佳時機可能還沒到,退休機會甚微,可能會維持獨董席位或轉任名譽董事長。
幾大股東各自的態度、立場和斗法,即將在3月24日萬科董事會會議中上演,這些問題距離最終結果的揭曉,已經為時不遠。但其結果帶給資本市場各方的思考,仍需反復琢磨。上市,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對于那些不注重股權結構、不善于提振股票市值的上市公司管理者來說,確實需要引起對上市公司控制權、話語權保護的重視。慶幸的是,經歷了這一場風波,監管層對險資資金的整改要求明顯提升,對于創造資本市場公開公平有序發展,影響顯著。
林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