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制圖:沈亦伶
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2015年擴大了0.6個百分點;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3.8個百分點。專家分析,CPI保持溫和上漲,PPI漲幅有所擴大,預計未來物價總水平仍將維持溫和上漲態勢,通脹壓力不會明顯上升。
CPI環比微漲,同比漲幅略有回落
從環比看,2016年12月CPI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4%,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12月份受全國平均氣溫偏高影響,鮮菜和鮮果價格漲幅均弱于歷史同期平均漲幅,環比分別上漲0.1%和2.9%,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糧食、水產品和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3%、0.3%和0.2%,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5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2016年12月CPI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對比基數相對較高的影響。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受到年初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總需求有所回暖等因素影響,2016年我國CPI保持2%的溫和上漲,漲幅比2015年擴大0.6個百分點。分月度來看,從去年初到8月,CPI呈現震蕩回落走勢,在探至1.3%的年內低點之后逐步回升并穩定在2%區間。
“全年CPI累計上漲2%,低于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屬于溫和通脹。結合去年三季度以來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看,當前物價水平和經濟形勢總體匹配較好。”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
PPI環比、同比漲幅均擴大
相比于CPI的溫和上漲,2016年1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同比漲幅均擴大。
數據顯示,2016年12月,PPI環比上漲1.6%,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0%,漲幅與上月持平;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0%、4.3%和2.5%,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1.9、0.8和0.6個百分點,合計影響PPI環比上漲約1.0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3.4%、2.4%和0.7%,漲幅比上月分別縮小6.9、2.6和0.9個百分點。
繩國慶分析,年底PPI環比漲幅擴大的原因:一是受匯率波動等多因素影響,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升了部分工業品出廠價格;二是工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的效果顯現,供需關系逐步改善。
從同比看,2016年12月,PPI上漲5.5%,漲幅比上月擴大2.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5.0%、34.0%、19.7%、17.1%和16.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12.8、5.4、13.5、4.5和7.6個百分點,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4.2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76%左右。
展望2017年,物價水平有望繼續保持溫和上漲態勢。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測,2017年上半年PPI呈持續上漲態勢。工業領域需求難以顯著增加,PPI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隨著翹尾因素減弱,下半年漲勢將有所放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認為,PPI對CPI的傳導效應較弱。從服務、工業品和食品的消費來看,下一階段CPI仍然會保持溫和上漲的態勢。雖然食品價格受季節性、節假日因素影響比較大,個別月份CPI漲幅可能出現波動,但不具有可持續性。2017年物價水平會保持溫和態勢,通貨膨脹壓力不會明顯上升。
(綜合本報記者陸婭楠和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報道)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11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