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以美元計價的外儲規模為30105億美元,環比下降411億美元,距離3萬億美元關口只有一步之遙。以SDR計價的外儲規模為22394億SDR,環比減少147億SDR。2016年外儲下降3198億美元左右,較2015年少降1928億美元。
對此,申萬宏源(000166,股吧)分析師李慧勇、邱滌凡認為,匯兌損益顯著改善是外匯儲備跌幅收窄主因。
根據該團隊的測算,四季度各月匯兌損益部分外儲分別減值320、341、97億美元,非匯兌損益部分外儲實際下降137、349、314億美元。由于12月美元指數上行速度放緩,匯兌損益顯著改善,拉動外儲單月跌幅環比收窄。
但需要看到非匯兌損益部分外儲12月份下滑規模仍超300億美元,這顯示資本外流趨勢并無本質改變,外匯儲備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對于2017年來講,在國內經濟平穩的情況下,人民幣貶值壓力和資金外流壓力主要取決于美元走勢以及中美利差變化。
李慧勇表示,如果美國加息超預期,以及美元強于預期,外匯儲備下降的壓力會加大。如果美國加息低于預期,以及美元弱于預期,外匯儲備下降的壓力會趨緩。基于其對于2017年美國加息兩次,美元維持在101-105的判斷,預計2017年外儲仍將進一步下降3000億美元左右,至2.7萬億美元。
不過,市場或不必過于擔憂,根據李慧勇等人基于IMF的外匯儲備適當性標準測算,中國的外匯儲備合理規模在1.5-2.5萬億美元之間,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仍然在安全線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外匯儲備容易受到恐慌情緒從眾行為的沖擊,在保證真實交易的同時打擊非法資金外流力度將明顯加強。實際上去年四季度以來ODI、大額對外支付、境外人民幣貸款和個人購匯申報等方面的監管已經明顯升級。如果外儲下降超預期,不排除國家會進一步對資金外流采取更多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