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5個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明顯遏制,房價走勢趨穩。
與9月比,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10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指數均有所降低。其中,深圳和成都10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出現下降,降幅分別為0.3%和0.1%;其他城市10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明顯回落,回落幅度在1.0至3.8個百分點之間。
表一: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10月上半月于九月
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對比表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成交量上,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中,多數城市10月上半月的成交量比9月下半月明顯下降。具體來看,根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截止到10月29日,一線城市當中的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為8800套,環比9月同期下降35.9%;成交均價為34798元/平方米,環比9月同期下降2.8%。可以看出,10月北京新房市場呈現出了量價齊跌的態勢。
除北京外,曾經火爆一時的“四小龍”——南京、蘇州、廈門、合肥的商品住宅銷售量也出現全面下滑。數據顯示,9月南京商品住宅平均每日銷售449套,10月日均銷售量僅為207套,環比下降54%;蘇州9月日均銷售量463套,10月為175套,環比下降62.2%;廈門9月日均銷售量22套,10月僅為7套,環比下降68.4%。
另外,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全國54個城市10月份以來合計簽約商品住宅270164套,這是最近3個月來第一次跌下3萬套。相比9月份的數據跌幅為15%。
據近期公布的樓市數據顯示,雖然之前的熱點城市出現了明顯降溫,但一些三四線城市并沒有受此影響。從星空地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止10月31日晚,蚌埠市區10月共簽約備案普通商品房1756套,環比9月上漲27.9%,商品房簽約總面積約183630.77㎡,環比9月上漲約35.5%。
面對目前的樓市情況,不少業內大佬對此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方正宏觀任澤平也表示,國慶期間各熱點城市密集出臺調控措施,主要是落實中央精神。預計這次熱點城市房價能夠穩住,如穩不住調控措施再加碼,不然將被問責。因此,判斷房地產小周期結束,這輪房價上漲接近尾聲。預計未來房價可能橫盤消化,不太可能出現大起大落。
海通宏觀分析師姜超指出,2016年居民拼命貸款買房,月均房貸接近5000億,買房杠桿率也超過2倍、房貸/GDP已達8.6%,均接近或超過美國07年的歷史峰值,表明中國居民購房或已將杠桿用到極限,2016年或是中國地產市場的歷史大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