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產業的生活服務業,是“營改增”全面推開的最大受益者。據了解,全面推開“營改增”的四個行業、1040萬戶納稅人中,833萬戶是生活服務業,占比達到80.1%。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小規模納稅人,且月銷售額在3萬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稅,因此享受改革紅利最為充分。
中國烹飪協會日前發布的《2016年1月-7月全國餐飲市場分析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大多數餐飲企業正處于適應新稅制的磨合階段,但也逐步切實感受到“營改增”所帶來的減輕稅收負擔的利好,并促使餐飲行業科學規范發展。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6月份對重點企業調查顯示,除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40%外,70%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實際稅負出現下降,下降幅度處于7%至26%之間,差異主要體現在可獲得的進項抵扣的多少;另外30%的企業由于部分成本壓期結算,實際稅負尚未有明確測算結果。
“此次‘營改增’后,酒店業的稅率由5%上升至6%,稅率看似提高,但并不意味著稅負增加。由于成本端進項稅額可抵扣,酒店行業整體稅負呈下降趨勢,并且能夠促進酒店業的健康發展。”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間接稅主管合伙人胡根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營改增”對酒店業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包括業務層面、財務核算、外部監管、內部提升、系統改造等,酒店要綜合考慮這些層面的影響,積極應對“營改增”。
胡根榮表示,總體來看,“營改增”對酒店業的影響是積極的,建議酒店業借此機會重新審視自身業務安排、內部政策和相關流程,從提高稅收效率的角度進行調整、完善和改進,以更好地利用“營改增”帶來的紅利。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營改增”的試點方案,既承襲了原有稅制要素中優惠政策的規定,又制定出可行的過渡措施,體現出“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頂層設計的良苦用心。改革沒有觸及原有企業既得的稅收利益,稅負存量格局沒有打破,從而使所有企業特別是試點企業不會因試點而影響稅負,并可享受凈減稅負的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