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風起云涌的“闖關時間”,為了避免行業“野蠻生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要求企業利用AIGC產品向公眾提供服務前,需履行算法的備案手續。近期多家企業的大模型備案陸續獲批,并面向公眾全面開放,其中科大訊飛是A股首家獲批大模型企業,據悉,訊飛星火上線首日14小時用戶突破100萬,同時蘋果App Store顯示,訊飛星火下載量為免費App排行榜第一
今年以來,大模型賽道上演了“百模混戰”的競爭大戲。根據科技部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5月發布的研究報告,當時國內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就有79個。而在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訊飛星火、華為盤古、百度文心一言等30余個“頭部大模型”齊聚一堂,科技界、學術界和產業界合力推開了大模型時代厚重的大門。
下半年,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百模混戰”正式進入“正規軍戰”的歷史新階段。其中星火認知大模型背靠科大訊飛承建的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技術開發平臺,在短短100天的時間里就完成了V1.0到V1.5,再到V2.0的迅速迭代,并在代碼能力、多模態等重點能力上取得重大突破。科大訊飛還與華為聯合打造了私有化部署的“星火一體機”,可滿足國企、央企等“國字號”企業對大模型使用過程中數據安全與自主可控的訴求。
星火的燎原并非一夜之功,而是蓄勢已久。科大訊飛源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過24年的不懈奮斗,從一家合肥當地的語音技術企業,迅速發展為亞太地區領先的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企業。過去24年間,科大訊飛搶抓了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憑借前沿技術“橫掃”全球各類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大賽。
而隨著大模型技術的商業價值得到驗證,訊飛星火拿到了大模型競技場的“入場券”,并在6月9日與8月15日的兩輪迭代中取得重大突破,助推認知大模型實現了從可用(V1.0)、好用(V.15)到易用(V2.0)的三級跳。訊飛星火V2.0不僅在國內現有的評測體系中處于領先地位,還被MIT科技評論評為 “最聰明”的國產大模型。
無論是權威媒體與機構的測評,還是用戶親身試用后的好評,訊飛星火都以爆棚的口碑名揚四海。在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本輪通用人工智能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對話式人工智能”。而科大訊飛堅定走在‘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的道路上,并穩步推進國產大模型朝著“整體對標ChatGPT”的路徑發展,加速“智慧涌現”的同時,助力千行百業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數智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