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多方拓展就業渠道、提升服務精準度——
用心用情助畢業生充分就業
本報記者 劉玉 通訊員 趙曉東
■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就業
日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黨委書記郭長義率隊走訪中建第四工程局東北分公司、北方華錦集團等單位,校長錢建華率隊走訪中石化第四建設、中國華電集團天津分公司以及沈陽呂尚科技等單位。他們緊鑼密鼓走訪的目的,是與各單位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化與相關企業共建合作,進一步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
今年以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把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與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相結合,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多種資源,全力推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多渠道拓展用人崗位“保就業”
為給5458名應屆畢業生找到一個“好歸宿”,從年初開始,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就開足馬力拓展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訪企拓崗”行動在書記、校長“一把手”工程基礎上,又擴大至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
積極走出校園,走進各類重點企業,與發展勢頭好、專業適配度高、學生吸引力強的用人單位積極交流,以掌握需求、開拓資源。截至目前,在所走訪的451家用人單位中,拓展就業崗位7988個。
也是從年初開始,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一場接一場地組織校園招聘會,不間斷地為畢業生帶來就業“及時雨”。
上半年組織的15場線下大型招聘會和7場線上大型招聘會,吸引到國家管網、山東能源旗下單位及140余家“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旗下公司組團入校招聘,累計向應屆畢業生提供崗位6.5萬余個。也就是說,今年5458名應屆畢業生,每人都有5個以上崗位可供選擇。據不完全統計,有4000余人在招聘會現場簽約。
用心用情精準服務“促就業”
“除了薪資,還要關注招聘單位能為你提供哪些晉升空間。”“要堅定信心,這樣才能在面試時展現出更好的自我。”……每一次大型招聘會上,學校都指派專業就業人員,同時邀請人社局領導和部分退役復學大學生,現場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指導。
在就業季舉辦“就業嘉年華”活動是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的傳統項目,邀請央企人力資源專家等來校,針對招聘考試、職業生涯規劃舉辦專題輔導,面授“求職技巧”。每年都有一大批畢業生因此成功簽約500強企業。今年畢業生中,就有765人簽約“三桶油”、1144人在石油石化行業就業、1528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
本學期開始,學校在“一站式”學生社區開展生涯規劃咨詢,將就業指導延伸到非畢業年級。
“學校幫我聯系用人單位,老師輔導我制作簡歷,幫我參謀應聘時的著裝。”早在3月上旬,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小周就順利簽約山東一家國企,還拿到了學校的就業補助,“這更加堅定了我對工作、生活的信心”。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低收入和零就業家庭畢業生早早實現了100%就業。學校招就辦主任趙曉東介紹,今年,學校為344名重點畢業生提供個性化服務,為低收入家庭求職及有創業意愿畢業生提供補貼66萬元,切實幫助他們實現高質量就業。
提升人崗匹配精度“利就業”
石油化工學院應屆畢業生小劉在眾多選擇中確定了一家石油化工行業知名大型民營企業。早前,通過職業規劃課程的學習,他在該企業實習過3個月。“這家企業在石化行業屬于第一梯隊,發展前景非常好,我的專業又是企業急需的。”小劉充滿了信心。
近年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不斷加強與民企合作,鼓勵引導畢業生到民企就業。學校除了在相關課程中專門推介民營企業,引導畢業生轉變觀念之外,還通過設立如金凱化工獎助學金、和企業開展“訂單式”培養、組織畢業生到企業開展夏令營等活動,使畢業生對民營企業關注重視度不斷提升。
今年,學校積極探索項目招聘“新領域”,推進向海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學校天津濱海石化產業研究院的平臺作用,連續舉辦天津經開區重點企業專場招聘,進場企業100余家,提供崗位1100余個,當場意向性簽約400余人。
“要實現學生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根本之策。”錢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