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 萬君 攝
中新網十堰7月20日電 (郭軍 萬君蔡路)“這棵古樹是村民們抹不去的鄉愁,父親如今‘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要接過他手上的‘接力棒’。”湖北省竹溪縣兵營鎮銀杏村二組村民陳宗位近日表示。
銀杏村東南面的香爐山坡上有一棵屹立千年的古樟樹。遠觀,高大挺拔,濃蔭密布;近看,樹冠如蓋,樹干遒勁。一塊紅底白字的古樹名木保護牌上記錄著:“樟樹,樹高約30米,平均冠幅達40.5米”。據介紹,該樹樹齡達1318年,是目前兵營鎮存活最久的古樟樹。
竹溪位于鄂西北邊陲,生態環境良好,植物資源豐富。近年來,竹溪縣對古樹名木實行掛牌和登記造冊,落實身份“戶籍”。在此基礎上,嚴格實施保護管理制度,加強日常養護和搶救復壯,鼓勵支持企業、有識之士開展古樹名木認養保護活動。
據陳德林介紹,這棵千年古樟樹曾因病蟲害險些枯死,他便主動當起了看護人,為古樹松土、澆水、施肥、治蟲。在陳德林的悉心呵護下,千年古樟重新煥發活力。
近年來,隨著年歲增長,今年已70歲的陳德林體能下降,呵護古樹力不從心。好在陳德林的兒子陳宗位從小受父親“敬畏古樹”的感染和教誨,毅然接過呵護古樹的“接力棒”。今年入夏,古樟樹因病蟲害導致長勢不旺。他找到當地林業部門專家“把脈問診”,最后按專家給出的建議,請人對癥下藥、科學復壯,古樹再度煥發出勃勃生機。
下一步,陳宗位計劃出資修建一座古樟亭,構筑起一樹一亭新景點。“呵護古樹,更像是在守護村民共同的‘寶藏’。”陳宗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