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租客在簽約租房的時候不管不顧,對于其中的合同條款也只是一眼掃過,根本沒往心里去,這樣就會為自己日后無意識違約埋下了風險。長租機構自如為了規避這一點,想出很多辦法來提醒租客。比如說在簽約環節,自如就會把租房合同中的重點條款進行加粗標注,提醒租客加以留意,并規范自己的租住行為。
那么,租房過程中的哪些行為容易導致無意識違約呢?這里我們就講一個自如的實際案例,一名姓李的租客通過自如平臺租住了一個房間,后來由于一些個人原因,需要提前解約退租,但是他并沒有提前發起申請,而是在退租日當天才在APP申請退租,所以這名租客不但被扣除了提前解約的違約金,還額外被扣了15天的租金。
由于忽略了自如租房合同當中,“若提前退租,請提前15天申請”的約定,該名租客并不認可自己被扣的那15天租金,就把自如起訴到了法院。后來,經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審理,判決結果為:遵照雙方所簽租賃合同條款約定,李先生應承擔違約后果,并承擔未如約提前告知平臺所產生的房租。也就是說,租客李先生敗訴,自如方并沒有責任。
根據租客與自如簽約的合同,其中合同條款明確規定,不管租客在簽約租房之時是否繳納了押金,在遇到提前退租的情況的時候,都需要支付一定金額的違約金。另外,給租客們提個醒,想要提前解約自如,你得提前15天在APP發起申請才行,不然的話除了違約金之外,你還要繳納提前申請不足15天的這部分租金。令人驚喜的是,自如為了幫助租客減少提前解約的損失,還準備了多種違約金減免的方案。
除了提前退租之外,租客出于自身需要,擅自改變房屋結構或者裝修布局的行為,也容易導致無意識違約。如遇此類需求,租客們可以先跟自如管家溝通,并向自如發起申請,在經過自如確認之后,再合規進行。
由此可見,不光自如應該保障租客的合法權益,租客也應該維護自如的利益,在日常租住過程當中規范自己的行為,防止違約現象的發生,從而對雙方利益都造成一定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