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星導航產業領軍企業北斗星通(002151)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的批復。公司本次擬募集資金9.45億元,將投入于“面向綜合PNT應用的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產業化項目”、“車載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產業化項目”、“研發條件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聚焦主營業務發展,通過兩個產業化項目,進一步強化在高精度定位芯片領域的競爭優勢,充分滿足國家綜合PNT體系建設帶來的新興應用需求、自動駕駛快速發展下的車載功能安全高精度定位需求,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場占有率;通過實施研發條件建設項目,加大對衛星導航前沿基礎技術和融合技術的研究投入,實現在時空數據智能處理、高精度多元定位、高精度天線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有效補充延伸現有技術,提升產品前瞻性布局能力。
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建設智能時代的“位置數字底座”。目前公司積極精準布局了“芯片、云服務、天線、慣性、汽車智聯”的五子聯動業務格局,以“云+芯”為基礎,提供“高精度位置數據服務+高性能自主定位芯片+各類融合技術等”的整體解決方案,夯實公司全球領先的“位置數字底座”提供商地位。
順應PNT體系趨勢
完善精準時空服務器件布局
PNT(定位、導航、授時)是一系列技術、體系的集合,能夠提供全時域、全空域、精確、連續、可靠的位置、時間、速度等信息,是國家信息建設的基石,廣泛應用在國防科技的國民經濟領域。根據《2023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我國衛星導航定位產業總體產值從2012年的810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5007億元,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其中,高精度導航定位細分市場呈現穩步快速增長,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83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6%。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特別是高精度導航定位的發展要求,為克服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局限性,PNT體系正向多系統異構綜合化方向發展。根據《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計劃于2035年建成的下一代北斗體系,將構建高中低軌導航星座,同時以北斗為核心,將移動通信、低軌通信、傳統慣性導航等所有跟時空信息有關的新興技術,成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
具體而言,包括GNSS、低軌衛星、通信基站、聲吶等多個信息源的集成接入和融合應用成為PNT服務主要發展趨勢;GNSS、慣性器件、視覺、雷達等多傳感器融合將成為PNT應用端的主流方向。此外,具備多傳感器集成、小型化、低功耗等技術特征的微型PNT已經成為PNT體系發展的關鍵技術手段。
在此技術發展背景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產業生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精準時空服務正逐漸取代目前的位置服務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方向。資料顯示,到2025年,預期綜合時空服務將直接形成5億~10億/年的芯片及終端市場規模,總體產值預計達到8,000億~10,000億元規模。到2035年,預期構建形成智能信息產業體系,總體產值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
根據公司募集說明書,募投項目“面向綜合PNT應用的北斗/GNSS芯片研制及產業化項目”,順應國家綜合PNT體系發展趨勢,研制面向國家綜合PNT系統、滿足泛在高可靠(抗干擾、安全可信)、低成本應用需求,適用于智能化時代不同應用需求和眾多場景的北斗/GNSS芯片。這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衛星導航基礎器件領域的競爭優勢。
據悉,該系列北斗/GNSS芯片產品具備高精度、高性能、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及小尺寸特點,主要包括 “全系統單頻點北斗/GNSS芯片及模塊產品”、“低成本高精度北斗/GNSS芯片及模塊產品”、“復雜環境下定位授時應用的北斗/GNSS芯片及板卡產品”三大類。
根據募集說明書,本項目主要應用于面向車載前裝應用的車載自動駕駛、定位監控、智能穿戴等市場,消費類無人機、家庭割草機器人、手持GIS終端等低成本高精度市場以及基站授時等行業應用方向。公司現有客戶基本涵蓋前述領域的領先企業,例如車載市場德賽西威(002920)、航盛電子等汽車電子廠商,九號公司(689009)等移動機器人廠商,移遠通信(603236)等物聯網模組廠商,聯適導航技、豐疆智能等農機自動駕駛廠商,移動通信等基站供應商等,積累了良好的市場聲譽和優質客戶資源群體。2020~2022年,公司實現與本募投項目相關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6億元、4.32億元、6.15億元,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搶抓先發優勢
滿足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安全需求
每當新能源汽車發生嚴重的“油門當剎車”的道路交通事故時,總能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討論。這說明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道路車輛功能安全,主要指的是最大限度降低電子電氣系統失效的可能性,即使發生失效情況,系統也能夠通過啟動保護或者糾正裝置防止危險發生,或者在危險發生時提供緩解措施以降低傷害。根據2021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用于L3~L5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相關電子元器件產品必須滿足功能安全等過程保障要求。
本次發行募投項目之一的“車載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產業化項目”,將按照道路車輛功能安全國際標準ISO 26262設計開發的一款車規級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適配高級別自動駕駛所需的PPP-RTK算法(GNSS通過RTK方法最高可提供適用于L3及以上級別的厘米級定位),并基于該芯片開發高性能、高精度、低成本的模塊和板卡,用于裝載在智能駕駛汽車自動駕駛域控制器上,為L3級別及以上的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以衛星導航為核心的高精度絕對定位能力,能夠提供速度、位置、姿態等信息。
資料顯示,最近三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呈現加速態勢,對車規級功能安全芯片的需求也水漲船高。根據IDC數據,智能網聯系統在我國汽車產業內的裝配率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83%,對應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達到2490萬輛,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16.1%。依據上述趨勢預測,若到2025年L2、L3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達到50%,且功能安全產品配置率占L2、L3級別車輛的50%,則功能安全產品覆蓋的汽車數量將達到600萬輛。
募集說明書顯示,本項目擬面向L3級別及以上的高級別智能駕駛功能安全需求研發SoC芯片并形成相關產業化產品。公司現有相關的車規級主力產品為Ufirebird Ⅱ芯片及其模組,已在L1和L2級別智能駕駛領域實現規模應用。面向L3級別及以上的高級別智能駕駛對高精度絕對位置信息需求,公司需要研制聚焦應用于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高精度產品,作為重要的汽車感知系統模塊,提供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數據,保證在智能駕駛場景下定位功能的安全和有效性,支持高級別智能駕駛的感知和決策。
在競爭格局上,目前,市場上按照ISO 26262標準完成開發工作的可比公司僅有意法半導體和U-Blox。公司將通過本項目研制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標準要求的高精度GNSS SoC芯片等產品,并逐步建立滿足ISO26262 ASIL-D要求的汽車功能安全管理體系,將積極構筑市場先發優勢。
豐富優質的客戶資源是項目實施的市場抓手。公司積累了現代汽車、日產汽車、長安汽車、小鵬、德賽西威、航盛電子等國內外知名品牌車企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客戶資源;蔚來、上汽汽車、廣州汽車等車廠均已明確向公司提出了面向高級別智能駕駛的衛星導航功能安全芯片和模組的需求。2020~2022年,公司實現與車載功能安全相關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13萬元、10,818萬元、646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募投項目中的“研發條件建設項目”,將為公司推進前述兩個募投項目的落地發展,提供技術預研、技術攻關的關鍵基礎支撐。本項目通過構建業內一流研發條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研發中心和測試驗證環境,開展時空數據智能處理基礎技術、復雜環境下抗干擾高精度定位技術、多源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下一代高精度天線關鍵技術、面向典型需求的可信定位技術研發,為前沿核心技術預研、技術攻關做好基礎支撐;完善公司產品研發和核心技術的創新體系。
公司表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新十年”,未來一定會誕生國際一流的位置產品與服務企業。北斗星通正以“云+芯”為基礎,通過多技術融合手段,構建面向智能時代、全球覆蓋、國際一流的“位置數字底座”,為從行業到大眾、從生產到生活的各類應用場景提供精準時空信息,為數字經濟助力,為用戶創造價值,為智能時代賦能。
(CIS)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