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臺灣領導層人事布局看蔡英文的政經路線圖
臺灣《新新聞》周刊總主筆顧爾德撰文指出,全球景氣低迷之下,蔡英文與林全亟於用經濟成績來維系執政的正當性。05月19日 10:13
-
中國正步入消費黃金期 未來數年仍將是亞洲最大消費市場
渣打銀行13日發布報告稱,中國正步入消費黃金期,其當前消費支出GDP占比與韓國等其他東亞經濟體在相似發展階段的消費GDP占比大致相當。05月19日 10:11
-
專家熱議鋼鐵產業“危機” 危險中蘊含著機遇
“對中國鋼鐵工業而言,現在就正處在‘危機’之中——危險中蘊含著機遇。”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有專家如是說。05月19日 10:10
-
劉強東:降低農村送貨成本 擬改用無人機
18日,距京東6 18大促還有一月時,京東召開了“6 18品質狂歡節”啟動發布會。會上,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對外公布了京東未來要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05月19日 10:08
-
李子木:歐盟應看到貿易保護的后果
中國加入WTO的15年過渡期即將結束。可是,從最新的跡象看,歐洲似乎“不同意”。05月18日 14:37
-
王勇:中國制造何時能成為高品質代名詞
為扭轉我國“制造大國,品質小國”的尷尬局面,時間根本不允許我國的消費品“品質革命”可由淺入深慢慢展開,而必須直接進入攻堅戰。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辦法...05月18日 14:36
-
沈凌:經濟學可以和佛學一起學
不少人都這樣認為:學好經濟學,就會崇拜市場主義,但是競爭和利潤最大化不適用于所有的場合,所以經濟學的作用有限。05月18日 14:34
-
葉展超:A股下跌站穩幾率低 防范風險是關鍵
5月17日,A股主板和創業板收盤雖然有漲有跌,但當天盤面的走勢是一樣的,都是在開盤后用一個半小時暴力殺跌,然后再用一個半小時暴力拉升,再然后又用一個小時暴力殺跌來...05月18日 14:28
-
郝倩:工行買下倫敦最大神秘金庫為哪般?
作為世界資產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麾下的工行標準銀行昨天宣布將收購巴克萊銀行的金庫,成為第一家在倫敦擁有自己金庫的中資銀行。05月18日 14:26
-
馬駿:不宜過度解讀4月份貨幣信貸數據波動
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貨幣信貸增速回落,一些市場人士擔心貨幣政策是否轉向。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14日表示,不宜過度解讀4月份貨幣信貸數據波動。05月18日 14:25
-
時評:工業4.0時代正在到來 中國應抓住機遇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專電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17日發布報告稱,工業4 0時代正在到來,中國企業需充分發揮核心優勢以把握這一新工業浪潮帶來的巨大機遇。05月18日 14:23
-
商務部:4月外貿運行呈現七大特點
今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71671 0億元,同比下降4 4%。05月18日 09:28
-
理財師:兩大特征暗示短期底部確立
昨日大盤呈現小幅低開,探底回升的態勢,最終滬指上漲0 84%,站上2850點關口。值得關注的是,盤面活躍度有了明顯提升,漲停個股家數超過了50家。05月17日 14:28
-
邱國鷺:“從0到1”的陷阱和“從1到N”的機會
A股是愿意相信奇跡存在的市場,對很多新鮮事物,不管它到底有沒有確定的未來,不管八字有沒有一撇,只要能提出新的概念、炫的創意,A股很容易給予幾十億的估值。05月17日 14:26
-
老艾:當務之急是為A股引入活水
周一成功擺脫上周的弱市行情,實現本周開門紅,在成交量如此之低的情況之下,實屬難能可貴!05月17日 14:25
-
新興市場出現自滿心態 不可忽視金融危機
有評論文章指出,投資者和政府發現,一旦移除這些支撐因素、或者如果這些因素逐漸消失,可能會導致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大幅放緩、資產市場出現周期性動蕩。05月17日 14:21
-
外國炒作中國“買斷全球” 背后隱藏了什么?
5月16日微信公眾號“國是星期三”刊載石巖、肖欣的文章《中國企業“買斷全球”的真相是什么?》,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日益增長的游客購買力和企業海外并購引起很多國家和...05月17日 14:19
-
IMF專家:中國經濟轉型給一些經濟體帶來新機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亞太地區的經濟專家塞爾坎·阿斯蘭納普、托馬斯·何浦林等人近日聯合撰文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05月17日 14:17
-
投資者:擔心重回投資拉動舊模式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撰文指出,3月份兩會之后,中國GDP增長似乎成為重中之重,而重大結構性改革有所延后。05月17日 14:15
-
陳功:振興東北經濟要順著市場走
東北,白山黑水之間,曾經在歷史上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現在則成了中國的“銹帶”。“銹帶”源于美國,是指以制造業為經濟支柱的美國東北部底特律、匹茲堡 05月16日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