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周四美股盤后,市值站穩3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消費電子與科技巨頭蘋果發布了2023財年三季報。
財報顯示,二季度,蘋果實現營收817.97億美元,同比下降1.40%;凈利潤為198.81億美元,同比增長2.26%。其中,二季度,蘋果iPhone業務實現營收396.69億美元,同比下降2.4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營收和利潤都高于市場預期,但iPhone收入不及預期,而且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連續三個季度收入同比下滑。蘋果CEO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蘋果已經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數年,并對首款MR頭顯設備Vision Pro的反饋感到興奮。
截至當地時間8月3日收盤,蘋果收跌幅0.73%,報191.17美元,市值3.0萬億美元。美股盤后,蘋果跌幅擴大超2%。受財報影響,蘋果盤后股價下挫。
主力產品iPhone營收低于預期
財報顯示,第三財季產品營收605.8億美元,分析師預期606.7億美元。其中,iPhone收入396.7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398億美元;MAC收入68.4億美元,市場預期63.7億美元;IPAD收入57.9億美元,市場預期63.3億美元;可穿戴設備、家居與配件收入82.8億美元,市場預期83.8億美元。
二季度,蘋果iPhone業務營收為396.69億美元,同比下降2.45%。顯然,iPhone銷量下滑是蘋果整體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蘋果已連續三個季度營收下滑,該公司上一次連續三季度營收下滑還要追溯到2016年。
iPhone目前約占蘋果總銷售額的一半,而2016年這一比例接近2/3。
此外,服務業務營收為212.13億美元,同比增長8.21%,不僅超出市場預期的207.6億美元,還創下了歷史新高。蘋果CEO庫克表示,蘋果第三財季服務營收創歷史新高,得益于超過10億人次付費訂閱;新興市場繼續表現強勁,這歸功于iPhone銷售穩健。
Canalys數據顯示,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2.58億部,同比下降10%,但市場下滑速度有所放緩。其中,三星以5300萬部的出貨量穩居榜首;蘋果以4300萬部的出貨量保持第二名,但出貨量同比下降13%。
財報顯示,二季度,蘋果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從去年同期的146億美元增長至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7.90%,營收占蘋果總收入的比重為19.26%。
蘋果CEO庫克表示:
蘋果在新興市場的表現強勁,這主要歸功于iPhone的穩健銷售,尤其是在大中華區,吸引了很多安卓用戶轉換過來。庫克還透露,蘋果在印度的iPhone銷售收入創下了歷史新高。
從中國市場來看,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70萬部,同比下降2.1%,降幅明顯收窄。上半年出貨量約1.3億部,同比下降7.4%。IDC數據顯示,二季度蘋果市場份額為15.3%,排名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6.1%。
IDC分析稱,在iPhone14系列價格調整以后,蘋果受消費者歡迎程度明顯好轉。蘋果也在不斷加強與"即時零售"平臺的合作,進而進一步鞏固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優勢地位。
庫克稱蘋果正在大力投資AI
蘋果財報發布前,有消息稱蘋果將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討論人工智能(AI)相關的內容,引發市場關注。不過蘋果財報聲明中并沒有提及AI這一關鍵詞。蘋果CEO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蘋果已經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模型數年,并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視為基本核心技術。
庫克稱:"我們將AI和機器學習視為基礎核心技術,它們幾乎嵌入到我們制造的每一個產品中。"
他補充道:
“在研究基礎上,我們多年來一直在研究AI和機器學習,包括生成式AI。我們將繼續投資和創新,負責任地利用這些技術推進我們的產品,以幫助豐富人們的生活。顯然,我們投入了大量資金,這體現在你所看到的研發支出上。"
市場看好第四季度收入恢復增長
自新冠疫情的影響,蘋果自2020年以來就停止了提供業績指引的慣例,這次也不例外。
不過,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預計第四財季的同比業績將與第三財季類似,暗示收入或繼續同比下滑。他還預計,第四財季iPhone和服務業務的營收將較第三財季增長,但iPad和Mac業務的營收恐將出現兩位數百分比降幅。
華爾街目前對蘋果第四財季的預期較為樂觀。分析師平均預計,在截至9月末的2023財年第四季度,蘋果每股收益為1.42美元,同比增長5.2%;營收為867億美元,同比增長6.1%。
分析師們認為,第四財季將受益于學生返校季帶來的筆記本電腦需求增加,以及最新型號iPhone手機上市頭幾日的表現。據悉,蘋果將于9月中旬發布15周年紀念版手機iPhone 15,并有望吸引大量老用戶升級換機。
中金公司稱,展望2023年下半年,隨著終端庫存逐步完成出清,下半年進入行業旺季,新機型供給豐富,手機行業或迎來溫和復蘇。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2023年下半年手機需求拐點逐步到來時的行業盈利能力改善空間,以及iPhone15創新帶來的機遇。
編輯/Jeff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