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大幕開啟近一周,多地機場和火車站出現人流“井噴”。據攜程旗下Flight AI市場洞察平臺數據,暑運前五日國內機場客運量近900萬,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14%,國內機票訂單達到歷史新高,出境機票訂單同比增長6倍。
美團數據也顯示,最近一周,機票火車票、景點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0%;去哪兒數據顯示,2023年暑期機票提前預訂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七成,親子相關景區預訂量超2019年同期7倍。
“國內游市場將在暑期強勢恢復,但從全年來看,預計國內旅游市場與疫情前的正常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途牛旅游網副總裁齊春光表示,今年暑期國內游市場自端午開始逐漸進入出游高峰,其中國內長線游占據暑期旅游消費主導,恢復程度預計會超出2019年同期水平。暑期過后,長線游熱度預計也將延續向好態勢。
(資料圖片)
暑期機票預訂量超疫情前 機票價格保持高位
去哪網數據顯示,積累了3年的出游需求,將在暑假迎來釋放。6月23日后,暑期(7月1日-8月31日)機票預訂量進入快速增長期,7月首周為首個預訂高峰,提前預訂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七成。此后每周預訂量都將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將持續到8月13日后才會逐漸下降。
按照此前中國民航局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暑運期間,預計每日將有近195萬旅客通過航空出行,民航部門日均保障航班16500班,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此外,數據顯示,暑期國內機票均價將保持高位,尤其在8月中下旬前后將達到階段高位。2023年民航“暑運”客流高峰主要分布在兩個時段,一個是7月6日至7月20日前后,國內機票均價(不含機建燃油費,下同)維持在900至1000元之間的相對高位,另一個是8月2日至8月20日前后,國內機票均價維持在900至1100元之間。2023年暑期國內機票均價較2022年同期上漲了約32%,較2019年同期上漲了約5%。旺盛的出行需求是支撐暑期機票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謝曉青認為,由于暑期國內長線游需求旺盛,不少長線熱門目的地機票價格較2019年也高出不少,同時隨著跨境運力的逐步恢復,票價也向疫情前水平回落,簽證寬松的一些出境目的地也是很好的選擇。
國內避暑游需求旺 海邊游、親子游成最熱線路
途牛數據顯示,親子客群消費需求旺盛,在途牛截至目前暑期出游的用戶中,親子游出游人次占比超過了60%。避暑納涼、海濱海島、主題公園、水上樂園、研學等旅游產品是親子游用戶更為熱門的選擇。
從去哪兒平臺上暑期機票預訂的人群占比看,34-43歲與18歲以下人群占比最多,這兩個群體帶動親子游產品預訂量增長。此外,暑期親子相關景區提前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7倍。
在跨境市場方面,FlightAI數據顯示,2023年Q2跨境市場客運量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34%,恢復率在Q1的基礎上實現翻倍增長。跨境市場運力穩步恢復,6月航班架次已恢復至疫情前的42%。
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表示,目前民航市場正處于穩健的復蘇態勢中,在4月初的時候呈現行業最低點,航班量只有疫情前的不到20%,而到了6月底航班量恢復到了60%,復蘇的勢頭良好。
中泰證券研報認為,暑運旺季開啟,航空迎來量價齊升。站在航空投資大時代的起點,2023年航空公司將迎來業績觸底反彈帶來的β行情,建議重點把握投資機會。此外,機場將受益于航空需求的復蘇,航空收入和非航收入都將明顯改善。
相關概念股:
$中國國航(00753.HK)$:高盛發布研究報告稱,考慮到第一季度最新的股份稀釋后,股本回報率(ROE)由之前29%降至21%,因此將中國國航目標價由8.5港元,調低2.4%至8.3港元,投資評級為“買入”。該行指出,在大中華區接待了國航消費者與休閑企業日,主要內容包括:(1)6月國內客運量(RPK)增長至2019年的120%,表現強勁勢頭和機票價格預計將超過2019年的水平,即將到來的暑假;(2)國際航班改善到暑假/年底,2019年水平的30%到50%-60%/>70%;(3)預計即使在疫后也能實現2%-3%的機隊擴張復合年增長率;(4)潛在的私人配售以滿足杠桿要求。
$北京首都機場股份(00694.HK)$:7月2日,據首都機場消息,首都機場迎來漢莎航空北京至慕尼黑航線的復航,航班頻次為每周三班,由空客A350-900型客機執飛。此外,8月1日起,首都機場還將迎來國航“北京至慕尼黑”航線的復航,屆時該航線將達到每周10班。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00670.HK)$:公司是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坐擁上海兩場主基地優勢,在最熱門商務線京滬線的份額最高。2023年5月,公司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計)同比上升465.07%;旅客周轉量(按客運人公里計)同比上升551.08%;客座率為70.03%,同比上升9.25個百分點。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01055.HK)$:公司公告,2023年5月,集團客運運力投入(按可利用座公里計)同比上升181.36%,其中國內、地區和國際分別同比上升158.46%、1957.33%和526.45%。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