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綜合自華爾街見聞、金十數據
【資料圖】
今年以來,蘋果股價累計漲超40%,市值達到2.88萬億美元,距離3萬億美元的大關僅一步之遙。
蘋果人氣向來居高不下,在今年3月美國銀行業的動蕩中,投資者甚至將其看作一個避風港,其中雄厚的資產負債表的實力、客觀的資本回報計劃和持久的收入流均是投資者看重的積極因素。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華爾街投資者都對這家科技巨頭買賬。在追蹤蘋果的華爾街機構中,建議“買入”的分析師只占67%,這是2020年年末以來最低值,在眾多市值極高的企業中并不出色。
悲觀派:iPhone、服務業務承壓,VisionPro存在不確定性
在周二(6月13日)的一份最新報告中,David Vogt帶領的瑞銀團隊將蘋果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考慮到蘋果股價最近的持續上漲,其將目標價從180美元上調至190美元,但仍低于大多分析師的目標價,華爾街平均目標價在220美元。
對于下調蘋果的評級,Vogt給出的原因是,“發達市場持續疲軟,數據顯示其銷量增長可能仍面臨壓力。盡管溢價是合理的,但考慮到業務增長阻力越來越大,股價繼續上漲不太可能。”
雖然人們對蘋果新發布的AR/VR頭顯Vision Pro的興趣推動了蘋果股價在5月份的上漲,但根據美國公司的預計,新款Vision Pro產品要到2024年才會正式發售。
另外該團隊最新調查,在過去六個月中,人們對在12個月內購買iPhone的意愿有所減弱。預計,到2023年下半年,iPhone的銷量至少會下降1%至2%,而Mac的銷量將下降3%至5%;此外服務部門(包括 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 TV 及其它訂閱產品)的增速也正在放緩。
無獨有偶,巴西銀行ItaúBBA研究部門分析師在6月5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蘋果VisionPro的推出可能會改變公司的游戲規則,但這些收入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發揮作用。”該行對該股的評級低于大盤,目標價僅為140美元/股。
樂觀派:iPhone、服務業務或為關鍵催化劑
展望未來,有分析師認為,有幾種催化劑可以將蘋果市值推高至3萬億美元。
在6月7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表示,他估計消費者手里大約有2.5億部舊款iPhone,這些消費者至少有四年沒有換過新手機了。
Ives預計,iPhone15將說服這些人以及iPhone的忠實用戶購買新手機,并為其花費更多預算。
Ives還表示,VisionPro并不是蘋果未來真正被低估的“明星業務”,蘋果服務業務(包括AppStore、AppleTV等其他訂閱產品)才是。
他預計,今年蘋果蘋果服務業務營收有望接近1000億美元,相比之下,2020年蘋果服務業務收入不過500億美元。
Ives將蘋果股票目標價設為220美元/股,遠高于周一的收盤價。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