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有網友爆料上海地鐵8號線一名戴眼鏡的男子在車廂內隨地吐痰,在被乘客指責后不但不知悔改,還不斷用污言穢語咒罵其他乘客,其言行激起眾怒,最終被一名黑衣男出手教訓(10月19日《南方都市報》)。
有網友將拍攝的事件視頻發到網上,長約2分鐘的視頻一經上網立即引發圍觀。跟帖中,廣大網友譴責“吐痰男”不文明行為,還有很多網友對“黑衣男”出手教訓“吐痰男”拍手叫好。雖然僅僅是一個隨地吐痰行為,由于發生在人流涌動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加之“吐痰男”污言穢語咒罵乘客以及推搡旁邊老人,其行為無疑是“火上澆油”,在多重因素疊加下瞬間在網上引發“痛斥”。幾天來,吐痰事件持續“發酵”,用法治視角審視,事件中不少行為有違法治,值得深思。
首先,“吐痰男”應當承受什么代價?毋庸置疑,“吐痰男”不該隨地吐痰,更不該與指責他錯誤行為的乘客對罵,滿口飆臟,甚至使用“滾”“賤人”等帶有人身侮辱和攻擊性詞語。刑事法律有罰當其罪原則,民事行為也有罰當其過要求,一個人所犯錯誤與其受到的懲罰應當適應。誰處罰、怎么罰?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隨地吐痰應由軌道交通企業人員責令整改,處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縱觀此事,依法接受處罰才是“吐痰男”應該為其不文明行為承擔的責任,而不應承受之外的懲處。
其次,“黑衣男”出手打人對嗎?很多網友“義憤填膺”,給“黑衣男”路見不平一腳踹點贊。法治社會,“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見義勇為精神,也應在法治框架內發揚傳承,而不是不加辨別地“拔刀相助”,用非法治手段解決問題。“黑衣男”出腳相踹儼然將吐痰事件由語言沖突演變為肢體沖突,使事件發生質的變化。所幸,“吐痰男”沒有出手還擊,如果出手還擊,或可能在地鐵內引發混戰,“一口痰引發的血案”不是沒有可能,事件將從一般的違反文明道德升級到打斗違法。需要強調的是,“黑衣男”以暴制暴,屬于故意傷害行為,已經嚴重超越了吐痰本身的危害。
再次,“人肉搜索”違法不?視頻曝光后,“吐痰男”遭到人肉搜索,華東師范大學險些“躺著中槍”。“人肉搜索”經常與個人隱私相關聯,極易觸及到法律和道德,其危害是個人隱私一旦在網上公布將覆水難收,給被搜索者造成無盡的痛苦。“人肉搜索”是網絡暴力行為,被法律所禁止。在民事上,搜索者在網上公開個人隱私信息造成侵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侵權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則可能觸犯刑事法律。
地鐵吐痰事件,反映了個別人的不文明行為,也讓公眾見識暴力制服的威力,更讓人看到“人肉搜索”的危害,這些都與法治格格不入。用合法途徑解決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才能構筑文明社會。(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