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年,公車改革終于迎來重大轉折。本年內,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基本完成車改;司局級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300元。昨日,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兩個“車改文件”),明確了公車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人民網7月17日電)
眾所周知,公車經費一直是“三公經費”的大哥大。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各省份經費支出中公車支出額度最高。15個省份公車支出總額為75.54億元,達到三公經費支出總額的65.85%。刺眼的數據與新一屆黨中央建設廉潔型政府格格不入,與人們群眾的期望背道而馳,因此,公車改革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值得拍手點贊。
公車改革彰顯出中央反對浪費,治理腐敗的決心。2013年底,中央頒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為公務用車照亮方向,此次中辦、國辦發布的兩個“車改文件”是對《條例》的補充,細化了公車改革措施,統一了改革方式,尤其是將中央列入改革的“先鋒隊”,譜寫改革時間三部曲,規范改革步驟三步走,彰顯出中央對公車改革的決心。
公車改革勢必推動私車公用高潮。《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對參改的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公車改成補貼,勢必引起公務員“私車公用”高潮,這既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建設節約型政府精神、狠剎“四風”的一個好趨勢,更是見證公車改革正在不斷深入推進、取得積極進展的一個好趨勢。“私車公用”使得一些公務員“沒法用公車”,更要學會“精打細算”的用車,“私車公用”徹底掃除車輪上的腐敗和浪費, 是建設節約型政府,建立和諧干群關系的需要。
公車改革必須完善監督體制。中央帶頭成立公車改革監督領導小組,對公車拍賣進行嚴監督,防止以公徇私、以權謀利的腐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