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高壓線”力戒落實打折扣
方案規定,將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方式由公務人員自行選擇,實行社會化提供,并適度補貼交通費用。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人員每人每月補貼1300元(人民幣,下同),處級人員每人每月補貼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補貼500元。
取消的公務用車,應采取公開拍賣等方式進行公開處置,結果向社會公開。同時,對因取消公車失去工作崗位的司勤人員,做好安置工作,努力促進其繼續就業。
在竹立家看來,與以往相比,本次公車改革對公務交通補貼標準、取消車輛的處置辦法等都有具體清晰的規定,可操作性更強。
從1994年中央發布公務用車使用規定算起,中國公車改革已經踟躕約20年,但一直未有根本性突破。
“這次阻力不會太大。”在竹立家看來,雖然政策落實存在一定難度,但中央對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已經使各級政府官員認識到,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改革方案;加之中紀委和審計部門的監督力度大大增強,“我相信沒有人敢頂風而上”。
事實上,針對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貓膩”,方案已明確劃定了“高壓線”:將公務用車配備和運行維護費用、交通補貼發放、車輛處置情況等納入審計監督及政務公開范圍;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監察,及時受理民眾舉報,并對違反公車改革和管理的行為予以嚴肅查處。
對即將“上路”的公車改革,社會普遍報以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