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金融與政策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于18日舉行的中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改革峰會上多次強調,中國若要建立以內需拉動經濟的增長模式,就需要資產管理發展,以提升儲蓄回報率。而資產管理發展的關鍵,是監管部門放開理財產品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的限制。
吳曉求說,“中國現行的政策法規還不允許商業銀行將資產管理與資本市場對接,這不是標準化的資產管理,只是批發式的存款業務。若以后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單獨分離出來,建立與其他業務的風險隔離,實現資產管理的基礎資金大部分與資本市場有效對接,方能實現真正的資產管理。”
與會的工商銀行金融研究總監詹向陽表示,目前監管部門需要改變政策,突破現有政策法規的限制,允許商業銀行資產管理資金對接資本市場,以實現商業銀行資產管理的結構性改革。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會上稱,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入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需打通理財客戶的投資需求與企業客戶的融資需求,推動銀行從資產的持有大行向資產管理大行轉變。
姜建清認為,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加快風險模式管理的轉型,迎接經濟結構調整的挑戰;提高風險預警能力,加快管理流程的優化改造,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加快風險管理創新,迎接“大資管”時代的挑戰;提高風險定價與管控能力,迎接利率市場化的挑戰;提高集團風險管理能力,迎接國際化與綜合化發展的挑戰。
據悉,此次峰會由世界銀行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中國工商銀行以及國際金融協議(IIF)聯合主辦。孫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