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了。80后基金經理任澤松,一個學生物、投資從業不到5年的年輕人,卻讓投資界矚目。
在2013年,任澤松帶領下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獲得了80%的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以38%的收益率再次領跑。
2013年,創業板指數漲了近83%。任澤松幾乎拿了一手的創業板公司,所以同期取得80%的收益率不算稀奇。今年來創業板指數只上漲了7.7%,但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卻賺了38%。這就值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為何是這樣一位80后基金經理成為持續領跑者?在新興產業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這只是偶然嗎?
不需要科班,但要“懂玩”
任澤松是個80后,在本科、碩士學的都是生物科學與技術,均在清華。2008年碩士畢業,在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做過一年的審計員,2009年到2011年在北京的一家知名私募公司源樂晟做行業研究員。2011年開始進入中郵基金,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到基金經理。從2012年12月起任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基金經理。2014年4月起任中郵核心競爭力基金基金經理,5月又任職中郵雙動力的基金經理。
從簡歷看,任澤松做投資還屬于“半路出家”,并非金融經濟科班出身,他真正進入投資界也就是從2009年開始,至今不過5年。
年初的一篇媒體報道中顯示,任澤松對切水果、憤怒的小鳥、天天愛消除、天天酷跑等熱門手游均有涉獵。年輕,代表對新生事物的樂于接納。這使得他對網絡游戲、信息技術等新事物有著更深的認識。
同時,任澤松在校時學習的生物技術,也為其投資做出了不小貢獻。而這些新興、轉型、成長的領域,都是這兩年最熱門的投資概念。
具體再看看任澤松到底買了些啥。
由于基金二季報還沒有披露,任澤松的最新持倉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從2012年以來的重倉股數據可以看出,創業板股票是絕對的主力,最近一年來,其十大重倉股中大約有8只是創業板。
第一財經日報發現,以最新的基金一季報看,重倉股包括東方網力(主營城市視頻監控管理平臺,今年上市的新股,中郵不是網下打新中的,為二級市場買入)、旋極信息(主營嵌入式系統領域的高科技公司,涉及手游、軍工信息領域,是中郵長期持有的股票)、爾康制藥(主營藥用輔料)、漢鼎股份(主營智慧城市,也涉及移動互聯)和博騰股份(主營醫藥定制研發生產業務,又是一只今年上市的新股,二級市場買入)等。
從最近一年看,其重倉股中只有旋極信息和華宇軟件(目前停牌)一直持有。爾康制藥和漢鼎股份也是持有了約三個季度,其他股票多半都是過客。
翻看走勢圖可以看到,上述提到的股票都是上期走牛品種,真是感嘆任澤松的眼光。
未經歷過崩盤,樂觀派敢于重倉
任澤松從2009年真正進入投資界,可能根本沒經歷過A股2007年的暴漲和2008年的暴跌(當時他還在清華讀生物科學),這自然對其投資會產生影響,對周期的理解偏弱,并且更加敢于重倉。
在A股的結構性行情背景下,新興產業股一枝獨秀,而這剛好又是任澤松這位年輕人所關注和擅長的。
選對股票,同時還要重倉,要獲得投資暴利,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剛好,任澤松在這兩年都剛好做到了。
我們再來看看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的倉位數。
在2012年到2013年中期,任澤松還持有很多現金資產,但當創業板的行情起來之后,其現金資產迅速下降,之后股票倉位持續在80%以上。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即任澤松持股集中度異常的高。
一般一只基金持有的股票會相對分散,比如前十大持股占股票總市值的50%~60%。而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卻能達到90%,也就是說,基金的表現完全依賴于重倉股。
比如在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市值占其股票總市值的89%,去年末更是達到了93%。
第一財經日報《財商》發現,在2013年基金年報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的全部持股只有13只,對,你沒看錯。在2013年的中報,全部持股也只有15只,更絕的是2012年年報,全部持股只有10只。這在股票型基金中十分罕見。
這種風格,真像一個風風火火的年輕人,集中火力,轟擊自己最看好的股票,不求平庸,不想尋常。
當然,在投資界的老前輩眼中,這種行為更像是一種賭博,像是一個毛頭小子所為。投資,是有周期和起伏的,收益是件細水長流的事情,風險則是無處不在。
同時,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也還算是一只中小型基金,通過限制申購的方式保持規模,甚至通過抱團持股的方式穩定拉抬股價,很多手段才換來了如此高的凈值增長。
沒錯。投資界的常勝將軍不常有,任澤松也可能會曇花一現。
即使是這樣,“缺少異類”的投資界是否也要思考,經濟轉型不是短期之事,在“不一樣”的世界中,那些更懂新經濟、更有沖勁、更有活力的投資者,是否將是未來的主宰呢?
經驗誠可貴,而打破經驗則更加可貴。
在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的一季報中,任澤松把目光放到了未來10年,“看好未來10年有可能實現較高增長的消費、TMT、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