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游客在參觀完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后,仍覺得意猶未盡,會挑選一些兵馬俑仿制品帶回去作為紀念。
作為西安最具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兵馬俑仿制品不僅被游客鐘愛,也是贈送外賓的厚禮。然而游客們見到的都是陳列在紀念品商店里的成品,并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制作的。
澎湃新聞發現,其實,在兵馬俑所在地西安市臨潼區就有不少生產兵馬俑仿制品的工廠,最近的一家工廠就位于兵馬俑博物館北側的下和村,距離兵馬俑一號坑的直線距離不到500米。
推門進去就看到院子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成品和半成品兵馬俑仿制品,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也有等比例的仿制品。
下和村村民安大姐是這家工廠的“員工”之一,20多年前初中畢業之后,她就一直在這里工作。
制作一個兵馬俑仿制品需要制模、陰干和燒制三個步驟,安大姐只負責制模部分,陰干交給大自然,燒制則有專人負責。
安大姐介紹,制作兵馬俑仿制品,最重要的是原材料,必須用當地出產的紅膠泥。第一道工序是和泥——就跟和面一樣,這對于陜西人來說顯然不存在什么難度。跟和面一樣,和泥也需要掌握恰到好處的水分比例,這只能靠經驗來決定。
制作小型的兵馬俑仿制品相對比較容易,只需將和好的泥搓成長條,再擠入模具,壓實后再將前后兩部分模具合上,靜置一段時間后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