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江蘇對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專項整治任務盯住不放,集中力量重拳出擊。在強化治標的同時,做到“四風”蔓延到哪里,制度就完善到哪里,一手抓教育,一手重實踐,取得重要成果。(10月4日《人民日報》)
民生整改見實效。在專項整治工作中,江蘇省委“三上三下”征求意見,找出群眾所憂所怨所盼,進行集中整治。通過專項整治、強化正風肅紀等措施,第一批活動單位壓縮會議、文件評比達標表彰活動23.1%;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1715個,減少比例為15.22%;減少“一票否決”事項119個,減少比例為6.51%。第二批活動壓縮會議、文件、評比達標表彰活動32.99%;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6757個,減少比例為33.39%;減少“一票否決”事項298個,減少比例為28%。
整治“衙門”作風獲點贊。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是江蘇緊盯的整改內容。第一批活動單位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98項,取消或下放比例為56.02%;查出“吃拿卡要”“庸懶散拖”問題243個,共查處919人;查處在項目審批、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問題48個,共查處54人。
制度建設可治本。在強化治標的同時,江蘇認真研究“四風”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制度建設。省委出臺10項即知即改制度規定和長效機制建設文件。各地各單位在承接好、落實好中央和省委制度規定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了一批規范作風行為的有效制度。
國慶佳節,民生改善,百姓歡顏。江蘇各級黨委政府完善各項機制,堅持制度出臺一個就認真執行落實好一個,切實提高制度執行效果。(作者:龍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