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鐵路南昌至長沙段開通運營,南昌晚報記者將乘上江西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體驗沿線美景。南昌晚報記者了解到,南昌鐵路局首次開行“G”字頭動車組列車11對,其中,南昌至長沙旅程由3.5小時縮短至1.5小時,成為贛湘兩地往來最便捷的通道。舒適、快捷、公交化開行的“G”字頭動車,開啟省際公交化出行的“同城生活”。(9月16日《南昌晚報》)
“朝飲杭白菊、午品三杯雞、晚嘗口味蝦”,有網友這樣形容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開通后的場景。確實,一天三地讓美食不在“遙不可及”。在美食的誘惑下,大量的“吃貨” 的腳步將為之邁開,一條因美食而帶動的經濟發展路線因此而形成,滬昆高鐵無形中滿足了經濟發展的“胃口”。同時,乘風疾行的滬昆高鐵將本隔千山萬水的各大城市圈不再受地理距離的約束,便捷的交通所搭建的經濟發展、交流通道,也符合了以經濟發展為目地的各大城市圈的“心意”。
高速快捷的交通是滿足城市經濟發展“胃口”的不二選擇。拿江西舉例,江西省與湖北、湖南兩省同屬于長江中游地區,由三省省會武漢、長沙、南昌組成的長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三角”城市經濟圈,南昌的經濟發展是三者中最為滯后的,其經濟總產值只有長沙的41%、武漢的34%。按地理位置來說,江西省毗鄰湖南、湖北、福建三個經濟大省,作為其省會的南昌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同時南昌也是長江中游地區唯一與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毗鄰的省會城市,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內輸的必經之地。但就是因為缺少了一條高速快捷的交通樞紐,所有優勢變成了擺設。在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開通運營后,南昌與武漢、長沙形成“兩小時經濟圈”省際公交化出行的“同城生活”的快捷交通構建而成,南昌的地理優勢被凸顯出來,借助地理的優勢南昌的經濟發展就將獲得新的速度。
作為我國高速客運專線網主骨架的“四橫”之一,滬昆高鐵的鏈接能力,符合沿線城市圈經濟發展、交流的“心意”。隨著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建成開通后,華中、長三角、長株潭三個經濟圈間的交流通道將被打通。同時,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還將把京廣高鐵和滬昆高鐵連接起來,形成華中、珠三角、西南三個地區快捷的直達通道。算上湖北、福建,滬昆高鐵南昌至長沙段所構建就是一條連接六省的人員、物資、信息、資金交流的通道。滬昆高鐵這張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絡對于推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
“四橫四縱”高鐵建設藍圖是緊隨我國新時期經濟發展的世紀工程,其對于拉動經濟發展的力量是巨大的。滬昆高鐵作為“四橫”之一,在開通以后對于沿線城市、城市圈、經濟圈的經濟發展作用也將迅速體現出來。
作者:沈俊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