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一輪藥品招標風向已經逆轉,擬推翻過去傳統的招標模式而轉向限價掛網模式。周二,江西省藥采中心發布新一輪藥品采購征求意見稿,類似四川、重慶等地,江西也開始探索“掛網模式”,釋放市場信號。
該征求意見稿顯示,在衛計委試圖推進“雙標合一”的背景下,該省也計劃將基藥與非基藥合并掛網,根據原研/專利、單獨定價/國家一類新藥/保密處方中成藥/獲國家級獎項藥品等、新版GMP/進口藥品/歐美認證/進口首仿、其他GMP藥品四個質量層次制定最高限價,只要符合限價均可掛網。在限價范圍之內,由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議價談判。
今年年初,江西已經下發征求意見稿,傳統“雙信封”招標模式貫穿始終。一直到昨日,該省又下發“全新”的征求意見稿,“雙信封”評審在該文件中蕩然無存,整體招標思路發生180度逆轉,“限價掛網”成為該省新一輪藥品招標的關鍵詞。
“掛網采購”模式是由四川發起的,該模式已經運作近10年時間。總體來說,該方式就是在網上公布藥品目錄和每個藥品的最高限價,各醫療機構按照不超過掛網價格的要求進行網上競價采購。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鑒于今年7月衛計委公立醫院指導文件征求意見的精神,“掛網模式”更符合該指導文件上傳遞出的“市場”信號,減少行政干預。
縱觀今年各地招標,除江西外,四川、重慶、廣東開始推行掛網模式,雖然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被業內認為是市場放開的信號,讓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在平臺上談判議價,政府只發揮其監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