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業務?”靈活就業人員李志勇一到廣西扶綏縣社保業務大廳,就有工作人員迎上來,不但幫忙取號,還提醒各種注意事項。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廣西扶綏縣下力氣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扶綏縣明確規定,群眾來辦事,接待服務要做到“送一個微笑”“說一聲您好”“讓一把椅子”“送一杯熱水”“給一個答復”,受理服務要做到“零違紀”“零推諉”“零差錯”“零延期”“零投訴”,讓群眾辦事“一趟清、無怨言、滿意歸”。(人民網8月25日訊)
長期以來,“辦事難”始終為公眾所詬病,審批“馬拉松”、簽字蓋章 “跑斷腿”……這些儼然成民眾的尋常遭遇。化解“辦事難”沉疴,無疑要找準病根。毋庸置疑,群眾“辦事難”,無疑跟公共服務前端的多重積弊緊密相關,比如說,民眾辦事時,時常遭遇“門難進”、“臉難看”、“踢皮球”,遭遇個別干部“慵懶散”,不耐心說明流程;還有些事務辦理,程序繁冗、效率低下……這些都是辦事難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各地在整治“辦事難”上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各地更是下大力氣化解“辦事難”,比如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開展明察暗訪、推行電子政務、推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這些措施確實對破解“辦事難”有一定成效,但卻沒有祛除病根。我們應當清楚,“辦事難”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在于具體的辦事人員素質不高、缺乏責任心、服務意識差。
因此,筆者認為,破解“辦事難”這個老大難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態度問題,要著力提升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從而提高為民辦事的執行力。一方面,要“在其位謀其政”,廣大黨員干部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認真、熱情的做好每一項工作,作為人民的公仆,就應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了解群眾需求,注意群眾情緒,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飽滿熱情的精神面貌去為人民服務。另一方面,要樹立重視細節的工作理念,"古今興盛皆在于實,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體現水平,細節體現效率,細節體現質量,細節決定成敗。要樹立重視細節的工作理念,增強把握細節的本領。這種服務意識就是一種工作態度問題。群眾工作無小事,廣大黨員干部必須高度度重視為民服務過程中的細節,做到大事不含糊,細節不馬虎。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都要恪盡職守,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作習慣。(文/顧一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