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安置小區重回城中村現象普遍
自《河南商報》7月23日刊登燕莊新區從回遷時干凈整潔的小區變成垃圾露天堆放的城中村之后,這幾日,不斷有市民撥打河南商報記者電話投訴稱,自家的回遷安置小區也變得咋看咋像城中村。
整潔的回遷安置小區最后變得臟亂差似乎已成普遍現象,那么,鄭州是否還存在環境衛生、安全秩序等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回遷安置小區呢?
探訪
倆安置小區居民對環境滿意
昨天,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全城尋找。最后,鄭東新區的龍崗新城小區和祭城社區的居民,對自己居住的小區環境表示滿意。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仔細觀察后發現,這兩個小區的環境衛生和治安情況均為良好。
街道辦事處嚴格督促促進小區建設
龍崗新城小區位于金水東路和文苑南路交叉口附近,因為安置人口眾多,它曾被譽為鄭州城中村改造最大的安置社區之一。
2008年,5000多名賈崗村民為支援鄭東新區建設而搬遷。他們像城里人那樣,住上干凈整潔的公寓房。
自從2008年搬來龍崗新城小區,居民王大爺就住上了7層小樓,“這里垃圾清掃很及時,存放垃圾的現象基本沒有”。他說:“小區服務設施挺齊全。社區服務中心就在家門口,有個頭疼腦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看。消防車就停在小區廣場,平時灑個水,關鍵時刻滅火保平安。”
每棟樓前都有小樹的陰涼,樓房間的道路也都是水泥的硬化路,“這些都是去年辦事處牽頭弄的”。賈崗社區辦公室朱姓負責人介紹,小區之所以這么干凈有序,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辦事處在后面監督檢查。
長遠規劃和發展集體經濟 也是促進小區建設的利器
朱姓負責人表示,龍崗新城安置小區不算是環境最好的,“看過很多回遷小區后,我發現最好的回遷安置小區得數祭城社區”。他說:“他們那兒樓距寬,停車不成問題,而且他們那兒的集體經濟搞得不錯,村民福利讓我們的居民很羨慕。”
看過鄭州市大小回遷安置小區后,朱姓負責人認為,長遠的規劃對小區的發展非常關鍵。
“我們小區雖然看著好,但未來的停車必成麻煩。”他說,小區的停車位沒規劃好,“由于沒有規劃專門的停車場,我們小區現在停車已經比較麻煩了,等新蓋的高層建好后,停車更是個麻煩事兒。”
他建議,以后回遷安置小區的建設一定要有戰略眼光,不然亂停亂放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