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靠雨水收集,水生植物維持生態
作為全市最大的人工湖,夢澤湖面積相當于3.5個洪山廣場,規劃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水源如何得到保障。
據了解,夢澤湖的水源主要來自雨水匯集,以種植水生植物等生物技術方式維持湖泊生態;在枯水期,還可通過可控的強制外循環系統,譬如連通漢江、補充自來水等來補充湖水,維持健康生態。其目的就是為CBD“開窗透氣”,為核心區和居住區之間提供過渡空間,形成具有生態效用的大型公共開放水域空間。
根據規劃,公園東南角將作為環境屏障,以植物造景為主,島嶼與濕地成為該區域主題,以展示濕地植物和植物水凈化為主。造型如同葉片的人工島嶼將散落在水面上,島上與瀕水的植物環境共同營造出濕地景觀空間,造型輕巧的棧橋將島嶼串聯起來,游人穿行其間,可感受魚翔淺底、蘆葦搖曳的自然樂趣。
公園廣場為商務人士提供戶外談判桌
公園將形成兩帶兩軸為核心的景觀格局,分別設有包括記憶廣場、音樂長廊、藝術花園、濱水長廊、陽光草坪、未來廣場和生態島嶼在內的七大功能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