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地鐵調價開始征集民意
此后將研究提出價改方案適時提交聽證
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從7月3日到7月20日,北京市發改委與交通委聯合開展公交和地鐵票價調整意見征集活動。北京市將根據社會意見建議,在堅持公交優先戰略,統籌考慮首都城市性質、人口資源環境狀況及特大型城市交通發展規律等因素的基礎上,研究提出北京公共交通價格改革方案,并適時提交價格聽證會聽證
從7月3日起到7月20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與交通委首次聯合開展公交和地鐵票價調整意見征集活動。市民登錄北京市發改委和市交通委官方網站開設的“我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建言獻策”專欄即可查詢相關內容,并可通過網上留言板、郵寄信件、電話傳真和微信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記者看到,網上征集意見專欄設置了4方面問題。一是大家對地面公交或軌道交通服務改進的意見建議;二是大家對現行票制票價存在問題的認識以及如何改進的意見;三是大家認為票價政策應該怎么調;四是其他方面的建議。
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的同時,近年來北京市公共交通建設發展情況、客流量變化情況、企業提供的運營收入和支出情況、現行公交票價以及國內外城市公交票價等資料也同時公開。為社會公眾系統了解相關情況、認識和分析公共交通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發表觀點和建議創造了條件。
北京市現行地面公交票制票價政策于2007年1月實施。與天津、深圳、廣州、香港等國內多個城市的公交票價相比,北京公交票價最低。低票價的政策使如今北京的公交出行比例已經達到46%。但也由于票價低,北京公交所收的票款,甚至不足以支付車輛的燃油成本。
根據相關運營企業提供的數據,北京軌道交通運營收入由2007年的11.75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32.23億元,增長了1.7倍。同期,北京地鐵公司和京港地鐵公司運營支出由13.44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66.84億元,增長4了倍。
地面公交運營企業提供的數據則提示了更加嚴峻的現實:北京市地面公交運營收入由2007年的30.87億元下降到2013年的25.93億元,降低了16%;運營支出卻從88.87億元增加到176.16億元,增長了98.2%。
在企業運營收入入不敷出的同時,北京財政對公共交通運營的補貼資金逐年增加。有數據顯示,2007年到2013年,北京針對地鐵和地面公交運營的財政補貼資金累計達到955.6億元,還不包括每年仍在投入的不菲的軌道交通建設費用,政府財政可持續能力受到挑戰。
“‘我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建言獻策’活動,是北京即將啟動的公交地鐵票價改革議程的一部分。”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泛聽取意見,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圍、通過更多的渠道征集社會意見建議,使社會各方面能夠參與到公共交通價格改革政策制定過程中來,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的改革方案。
公開聽取社會意見后,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和交通委將認真匯總整理、分析吸納各方意見建議,及時上報市政府。根據社會意見建議,在堅持公交優先戰略,統籌考慮首都城市性質、人口資源環境狀況及特大型城市交通發展規律等因素的基礎上,他們將結合企業成本監審情況,按照堅持公益性、提高安全便捷性、促進可持續性的原則,研究提出北京公共交通價格改革方案,并適時提交價格聽證會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