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紀委發出公款節日消費禁令,京城月餅市場大幅“瘦身”,五星酒店和高檔月餅廠家轉戰互聯網,由網店代售數千元的月餅禮盒,或代銷小巧、不易被發現的月餅券,有的網店甚至提供月餅券折現服務。此外,微信今年中秋前推出“中秋送心意”業務,成為公款送禮的一個隱秘途徑。(來源:新華網2014-9-2)
中秋佳節將近,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狠剎公款送禮的舉措密集出臺,“逢節必令”漸成中國官場新特點。但是,禁令之下,送禮風正在向隱蔽化發展。去年中秋后,中紀委就曾指出,“公款月餅”等節日期間的公款消費行為,披上了電子禮品卡等“隱身衣”。今年中秋前,電子禮品卡銷售形式更為火爆。不少電商和網店承諾,如果擔心如實填寫發票抬頭會惹麻煩,那么網店可以變通。
面對“公款月餅”銷售的多條隱蔽渠道的出現,我們要更加提高警惕,發現問題就要將其遏制在萌芽狀態,決不能讓公款送月餅的風氣回潮。月餅雖小,可一旦與公款扯上關系,這性質就變了。公款購買月餅送禮,敗壞的是社會風氣,就是這樣的舉動,讓原本傳統的佳節變了“味”。
為了防止腐敗風氣復燃,監管部門要格盡職守,必須嚴厲查處,對于那些違紀者要做到絕不不手軟,這樣才能真正扼殺公款送月餅之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風氣滋生已久,改起來并不容易,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點點滴滴做起,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嚴防“四風”問題反彈,使節日回歸到美好而純樸的精神和文化情感上,讓群眾感受到社會風氣的好轉。
作者:依雨